一1894年甲午败亡迫使中国进入历史转折的关口,如何从近代走向现代,三个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人做出了不同选择:康有为要变法,孙中山干革命,张謇搞实业。江苏南通人张謇从42岁在通州(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开始,包括 20多家企业和370多所学校先后在他手里诞生。他大器晚成,却是“实业救国”的先驱。张謇出身寒门,父亲种田,贩货,既非世家,又无书香缘,祖上三代不沾功名,清代陋规称之为“冷籍”,这是一种贬诋...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儒商精神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精神。儒商精神在现代商业实践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将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儒商与企业家精神的理论溯源据明代李晋...
张謇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大公无私”。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30多家企业、上百所学校,他把救国济民放在首位,坚持以德兴商,奉行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国民族企业家的代表和典范。 “张謇精神”是什么,与现代西方商业精神有何异同?在当今社会,“张謇精神”有何现实意义?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 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
一翁同龢与张謇,两代状元,一对师生。张謇为翁同龢所尽力识拔,关系自然非同寻常:翁视张为传人,张视翁为恩公。因此,翁同龢临逝前,撰自挽之联,特嘱张謇书写;当然张謇也另有撰联,哀挽恩师。于是,留下一段佳话。翁同龢是同治、光绪的两代帝师,几乎轮流做遍六部尚书,且两入军机,有太子太保、大学士、相国的称号,堪称权倾朝野,位极人臣。然而,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满朝文武颇欲问翁同龢的主战、开战、败战之罪;他...
张謇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家,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国工业界不能忘记的四个人物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在他忙碌而又活跃的一生中,思想文化上也多有建树,尤其是他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形成的法制改革思想,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张謇法制改革思想的萌生张謇的法制改革思想,是随着时代局势的变化,在他对西学的汲取和创办企业的复杂历程中萌发的。首先,张謇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