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朝礼|沙元炳企业家精神:事成在精神发表时间:2023-09-14 08:00 我尝试着对沙元炳企业家精神作了比较简洁且稍具个性的提炼和概括,简单地讲,就是六个字:思变、首创、合作。 事在人为,人在精神。一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要看企业家的作为;而任何一位企业家的成功,关键都取决于企业家精神。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精神”被理解为一种天地万物的“精气”,是一种“灵魂”。生命之躯的一切活动,都是“精神”的外在表现。 在现代社会里,“精神”一般指的是:积极的价值取向、较高的人生追求和坚定的社会信念。 上午,我们共同观赏了电视纪录片《沙元炳》,影片采用丰富独特的造型与叙事手法,流畅而生动地展现了沙元炳的家国情怀及其一个人对如皋一座城的巨大历史贡献。现在,如皋对于沙元炳企业家精神已经有了一个共识性的认知:诚信诚实、实践实干、合作共赢、爱国爱乡。这一提炼和概括是不错的,是符合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形象的。只是这样的一些精神,似乎能够在任何一位合格的企业家身上都能看到,放到哪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身上几乎都适用。也就是说,用沙元炳这样一位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企业家的成功经历和非凡业绩来衡量对照,出于更好地宣传和光大沙元炳企业家精神,是不是还可以对其精神特质在深化研究的基础上,作出更具鲜明个性的提炼和概括。 我们现在做总结性的文字工作,往往会被一种惯性思维所绑架,比如,一提到企业家精神,就会往“高而上、大而全”的方向去思考研究、提炼概括。“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理往往是只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就只用了三项指标,即“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后改为“成人受教育年限”)。 有鉴于此,我尝试着对沙元炳企业家精神作了比较简洁且稍具个性的提炼和概括,简单地讲,就是六个字: 思变、首创、合作。 一、思变精神 有了思变精神,企业家就能顺时应势、把握规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思变,是迂回变通的智慧,是企业家的一条制胜之道,也是沙元炳事业有成的一条秘诀,更是理解沙元炳一生作为的一把钥匙。《周易》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经济危机和发展困境,不少企业家往往会对前景感到绝望。殊不知,很多时候,是自身的固有思维将自己逼上了绝路。如果懂得“思变”的道理,生成“思变”的智慧,具备“思变”的精神,企业家的人生就会像沙元炳那样,处处充满转机,总能化危为机,即便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凭借思变精神,也能破除困局,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沙元炳在其人生的几次重大转折关头,正是依靠这种思变精神华丽转身、破茧成蝶、实现凤凰涅槃的。从他29岁起,就相继经历过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些时事局势中清政府和统治者的表现,屡屡让沙元炳失望。动荡的时局所带来的社会巨变,客观上孕育了沙元炳的思变精神。比如,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感觉当权者尸位素餐,没几个人真正通过变法自强自救,为此,他感到痛心疾首。这些时事变局对他求取功名、报效朝廷的封建正统观念形成了猛烈冲击,最终通过思变,抛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以“二亲年高,独子奉养”为由,在1898年向清朝廷请长假返回故里,从此,踏上了归乡创业、实业报国之路,实现了由官变商的蝶变。 再如,沙元炳晚年的别号叫“䃣髯”。这个“䃣”字通现在的“毁”字。字面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胡子被剃掉了。对于当时的沙元炳来说,剪掉有形的辫子容易,剃掉有形的胡子也容易,但要根除内心的辫子和胡子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个在旧时代成长起来的人,要彻底摆脱旧时代的影响是很难的。辛亥革命期间,沙元炳虽然在名义上领导了如皋的“光复”,但在他内心深处对革命还是有些排斥的。他给自己取一个“䃣髯”的别号,反映的正是这种矛盾的心境。考察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心路历程,他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忧愁、畏惧、犹豫和徘徊,最终拿起枪杆,拥护共和,保护辛亥革命成果,实现从文到武的蝶变,靠的就是思变精神。 再说,我们从上午观看的电视片也可看出:没有沙元炳当初的“江郎变计”,也就没有如皋当年在江苏乃至全国较早发端的工商文明。 二、首创精神 有了首创精神,企业家就能始终立于时代潮头,勇当开路先锋,力争在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实践中走在前做示范。首创精神,实质上就是创新精神。强调首创,是因其更具有从零到一的开创性,更需要敢为人先的探索性,也更贴合当代“南通精神”的核心内涵。一个具有首创精神的成熟企业家,总是能够发现一般人所无法发现的机会,能够运用一般人所不能运用的资源,能够找到一般人所无法想像的办法。 如皋从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县到清末约150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维系着“重农业、轻工商”的传统。沙元炳曾在他撰写的《如皋商务分会碑记》中记述道:如皋物产丰富,但如皋人种田养蚕墨守成规,不肯离乡外出,没有开拓精神。原材料遍地却不能利用,购进卖出全靠外地商人。这段话足见他当时已经看清楚“重农抑工”“重农轻商”是一种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产业模式。正因为他有了这样的先进认知,才使得他能够发扬首创精神,面对如皋粮食、棉花等农作物良好的种植基础与严峻现实之间的差距,克服重重困难,下决心去推动改变旧观念、旧模式,率先领头积极创办实业,大力发展工商经济,进而有效加快了如皋乃至南通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沙元炳本人是一代名中医,但是他从防疫抗疫中看到了西医的科学价值,便“起而争天下先”,率先推广近代医学,创设了如皋第一座科室齐全、规模较大的医院;1901年8月,他联合张藩、马文忠等人,创设了中国最早的如皋公立小学堂,开创了如皋新式教育之先河,这所学校虽数度更名,但至今仍是如皋境内办学设施最全、师资力量最强的小学;1902年,沙元炳在协助张謇创办“通州民立师范学校”的同时,又创办了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使之成为全国创办最早、独立规范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之一。还有电视片中所反映的如皋最早出现的农业工人和股份制农民等,所有这些,都是首创精神在沙元炳成功人生中的集中体现。 三、合作精神 有了合作精神,企业家便能包容会通,依靠团队智慧,克服艰难险阻,凝聚各方力量,无往而不胜。合作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通过共同的信仰、一致的行动、相似的行事风格、共有的价值观念、标准的行为规范而凝聚起来的一种合力。 沙元炳深谙团队合作之道,即“凡欲求进,必先定交”“推诚待物,同心合谋”。从一开始回乡打拼,从来就不是只见他一个人的身影,而是身边总有一群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比如张謇、张詧兄弟俩,堂弟沙元榘(音同“举”),亲家陈端,教育家张藩,留日医师黄季平,书画家许情荃等,不胜枚举。当然,反映这种合作精神最为经典的案例当数我们在电视片中看到的沙元炳和张謇之间的合作共事。可以说,他在与张謇一道办实业、兴教育、行商道的共创共建过程中,打破了“一山容不得二虎”的创业魔咒,跳出了“只能共苦不能同甘”的守业怪圈,解除了“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协同桎梏,创造了“互相补台好戏连台”的合作共赢奇迹。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企业家合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 (本文系根据江苏省经济学会顾问,江苏省委研究室原副主任范朝礼2023年9月11日在沙元炳企业家精神座谈会上的主旨发言整理。)
文章分类:
学术研究-原创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