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起|状元实业家张謇的“三个面孔”及启示发表时间:2023-06-15 08:00来源:北京观察 章开沅先生写的《张謇传》,我读过多次。首先是因为张謇这个人物,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他的特殊性,要用一句话去概括的话,他就是一个过渡时代的一个伟大的过渡人物。其次是因为作者章开沅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是我们国内研究张謇的第一人,是张謇学的开创者;这本书带有历史学家的严谨性、厚重感,我们读他的书,读到的都是真材实料,不带任何的偏见,具有全面性。 张謇先生出生于1853年,去世的时候是1926年,他的一生当中经历了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期这样的一个人生跨度,在历史上正好是中国风雨如磐、发生颠覆性变革的100年。这100年当中涌现的很多人和事,对于后来的中国乃至于我们当代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也许有人要问,张謇有那么重要吗?毛泽东主席在1953年12月的政协会议期间曾说:“中国的民族工业不能忘记四个人,重工业的张之洞、轻工业的张謇、化学工业的范旭东和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通考察的时候,曾专门去南通博物院参观了张謇的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并赞扬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两代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张謇的评价,也许让我们可以有理由走近张謇。 从我读《张謇传》的感受来说,张謇这个伟大人物主要有“三个面孔”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当中:第一面,他是一个状元实业家;第二面,他是一个杰出的教育家;第三面,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三个身份伴随了张謇一辈子。 第一面:状元实业家 世人记住张謇,大多是因为他的第一个面孔——状元实业家。为什么?因为今天我们讨论某个企业家,可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在100多年前的清末,一个誉满天下的状元郎突然掉头去办工厂、做生意,这是一个不得了的一件大事,是一个颠覆性的转向。 在历经26年意兴阑珊的科举考试后,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这时候他已经41岁了,甚至已经参加工作接近20年。一个中年人考中状元的心情,和一个十八九岁年轻人考中状元的心情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加之在他中了状元几个月后,就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随后还签了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开始经历“3000年未有之巨变”,所以中年人张謇考中状元以后,他一点都没有兴奋感。他在高中状元那天的日记当中,就分享了他的心情,完全没有那种衣锦还乡的感觉,而是觉得这个状元没多大意思,做状元不是他人生的第一选择。这是张謇能够从状元变成实业家、创业者的一个直接原因。 大生三厂至青龙港的轻轨 恰巧在这个时候,张謇的父亲去世了,他要回家给父亲办葬礼。按当时的规定,他不能够同时在朝廷为官,他得回家为老父亲送行。他在家里待了三年,这三年正好把他的另外一种能力给激发出来,这就是企业家精神。因为张謇的老家在江苏南通,南通离上海的距离很近,当时已经有了一些工商业的萌芽,有了一些手工作坊的基础。他身边有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做棉纱的生意,都在做手工纺织业,但迫于税赋的压力,生活很是艰难。张謇的想法,是要为他们出头,要为他们去争取更好的待遇,所以在创办企业的时候,张謇在日记中写了一句话,叫“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愿意去做那些哪怕是一分钱一毫钱的有用的事,也不愿意去当什么级别多大的官,这是他真实心态的写照。就这样,他的一只脚就跨进了实业的大门。 可是真要从状元转身做企业,除了要放下中国读书人的面子之外,还要面对现实,解决一系列创业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问题,否则创业就成了无稽之谈。这本书里有特别有意思的一段,就是张謇在创办大生纱厂的时候,他开创性地设计了一个制度,就是搞股份制,多个股东一起出资来创办这个企业,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理念。他和身边的几个熟人朋友说,大家一起合伙,他只占其中很少的一点股份。但是当他真要去创办这家企业的时候,那些答应他的熟人和朋友,到了关键时候全部打了退堂鼓,这就把他架在了半山腰上,下不来了。张謇想了很多办法,想去筹资,想去借钱,到处去找朋友,找了当时的张之洞,找了政府中的一些地区领导人,但是关键时候一个人都没有落实。张謇创办企业的时候,最困难到了什么程度呢?他为了去上海找股东融资,最后在上海住了几天,把所有的费用都花完了,还没有着落,以至于张謇想从上海回南通都没有路费了。 怎么办?他就蹲在上海的马路边卖字,卖了三天。也幸亏他是个状元,也幸亏他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他的字写得很漂亮。他在小马路摆地摊卖了三天字,终于凑足了路费,回到了南通。就这样从最艰难处起步,他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才从一个状元变成一个实业家、创业者,才把这个大生纱厂真正地办起来。 回望张謇在100多年前创业的心路历程,有着一个知识分子创业艰难的、痛苦的心理落差和转折。中国知识分子都特别追求风骨、理想,但是真正从知识分子变成创业者,面子、身份、地位可能变得一文不值,你得重新回到创业的规律和现实当中来。张謇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他身上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创业精神,敢于把自己状元的外皮扒下,赤裸裸地重新活过,这是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走出的了不起的新生之路。 张謇一辈子总共创办了20多家企业,但每一家企业的文化里浸润的都是他的爱国之心、爱民之情。 第二面:杰出的教育家 张謇先生的第二面是做教育。实业家张謇最宝贵的品质,是他在赚到钱以后没有满足享受财富,而是仗义疏财,把大量的经营利润投入到了教育的创业当中,把每年所得的大量分红投入到了人才培养当中。他创办的企业只有二十几家,但是他创办的各类学校竟然多达370多家。他一辈子才活到73岁,中状元的时候已经41岁了,所以在他生命中剩下的30多年时间里,平均每年创办10来所学校,这很了不起。 张謇早期创办的师范学校 查查历史就知道,今天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公学是他创办的;今天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是他创办的;今天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叫江苏省省立水产学校,是他创办的;上海有名的东华大学的前身叫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是他创办的;今天江苏河海大学的前身叫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他创办的;今天上海有名的同济大学,前身是同济医工学堂,也是他创办的;今天国立东南大学的渊源,也要追溯到张謇创办的国立东南大学。 这么多著名大学的起源竟然都汇在一起,集中在张謇一个人身上。我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真是醍醐灌顶。为什么我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这就是伟大。后来张謇去世的时候,有很多名人为他写过祭奠或悼念文字,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是这个教育计划的受益者。比如胡适,便是张謇教育事业当中的受益者之一,他给了张謇高度的赞誉。 为什么要办这么多学校?因为张謇的认识是,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开启民智,开启民智就要培养人才,有了人才才能救中国。他当年还创办了一个幼儿园,这个幼儿园先进到什么程度呢?多年前,这个幼儿园就配备了保姆、奶妈、教员,还有内外科的医生。这个幼儿园今天在南通还有遗址,这是把中国育儿育婴的观念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中国历史上有钱人很多,今天中国的企业家也很多,但是有谁在自己的身后能留下这么多赫赫有名的教育资产呢?张謇身后的这些大学,他留下来的这一大笔精神财富,不知道影响和改变了多少中国人。 第三面:优秀的政治家 张謇做教育,创办实业,这都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读《张謇传》这本书你就知道,张謇做这些事情,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救国救民。我的体会是,张謇首先是、根本上也是一个政治家,他是有政治家的情怀、理想,以及改变现实的这种心愿,所以他一辈子才永不停歇去做那么多事。 还没有考中状元的时候,他就去过当时的朝鲜,亲眼看到了日本的强大;当他创办了大生纱厂的时候,他又专门去日本考察。他发现身边这么小的一个国家,现在已经如此兴盛发达、强大无比,以至于开始欺负中国,他心里充满了震撼,考察回来后就写了一本书,把他在日本看到的、感悟到的事儿,专门写了一本书给大家做参考,他想救国救民、改变现状。 张謇考中状元之后,就跟他老师在一起参与了很多维新变法的事情,但是甲午战争爆发以后,他马上就觉醒了,说维新变法救不了中国。 章开沅先生在这本书里说,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有三个人做了不同的选择,一个是康有为,选择了维新变法之路;一个是孙中山,选择了革命的道路;还有一个是张謇,选择了实业和教育,三个伟人在同一年做了三个方向的探索。后来我们都知道这三条路的结果和对中国的改变是各有各的作用和不同。维新变法很快失败;孙中山影响了一代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张謇内心经过很长时间的挣扎和彷徨,终于战胜了个人的感情,从帝党转变成了立宪派,然后又跟袁世凯先合后分,最终因不愿与袁世凯共同承担恢复帝制的责任和风险,请辞乃至决裂,退出了政治舞台。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张謇在袁世凯政府担任农商总长时,也是锐意改革,颇欲有所作为。他精简机构、紧缩编制,并把农商部的工作重点放在宏观指导方面,着重于经济立法、查勘规划与筹建劝业银行,这说明他已经开始具有近代经济管理的良好素质。同时,他主张对外开放,提倡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并把经济发展战略与世界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联系在一起,这些都体现了他进步的经济思想。 跟袁世凯决裂后,张謇回到南通,不停地做教育、做公益、做博物馆、做产业,同时做了很多制度上的探索,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南通的历史面貌,以一己之力,推动南通走了一条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给我们许多城市的管理者总结了一个很好的经验。很多时候,中国特色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改革创新的空间,如果把社会主体、企业主体和政府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是可以让很多城市、区域发生更多、更新的变化的。 感悟张謇精神 今天我们学习张謇、了解张謇、走进张謇,至少这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参悟:一是不畏艰难的开拓精神,二是放眼世界的战略眼光,三是超越时代,四是公益精神,五是爱国情结。今天的民营企业家需要在这五个方面向张謇看齐。 但是正像我们一位企业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张謇在他临终前的一两年,碰到了人生当中最大的挑战,以至于他身后的大生纱厂,在他还没有死的时候就已经债台高筑并宣告破产。所以在张謇这一生当中,留下了一点遗憾和不圆满的结局。 张謇与家人 1 9 2 0 年6月9日,美国哲学家杜威(左七)在张謇(右四)陪同下参观英化职业学校时留影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有这么好的理念和这么好的制度设计,为什么这个企业最后还是会走向失败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一战结束之后欧洲列强开始在中国大肆殖民侵略,把它们更先进的纺纱厂带进来了,以更先进的技术、先进的企业制度、更高的生产率,一下子把中国的民族纱厂打得不能抬头,张謇的大生纱厂也因此背上了很高的债务。当时的政府没有伸手救助,身边同行更是坐视张謇陷入困境,73岁的他,其实最后是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的。 今天的企业家必须要学会跟时代共舞。企业家要想做好,离不开历史和时代的大环境,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走“有为政府”加“有效市场”双轮驱动模式,企业家做企业绝对不能闭门造车,绝对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绝对不能只关心一己之利,而是要把自己的事业放在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大业之中。 作者系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 资料来源 李志起:《状元实业家张謇的“三个面孔”及启示》,《北京观察》 2023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