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努力开创新时代张謇研究新局面发表时间:2023-01-02 12:15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江苏省张謇研究会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组织广大会员收看、收听大会开幕式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 大家一致认为: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张謇早期现代化思想及其实践的研究,不断开创新时代张謇研究的新局面。现将部分同志的学习体会摘要刊登如下。 管向群(江苏省张謇研究会会长、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做出的郑重宣示,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前进号角。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伟大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使命,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融合吸纳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丰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身处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虽偏居江东一隅,他盱衡世界潮流之趋向,抱持“建设一新世界雏形”的宏大志向,以“为中国大计”而“不为个人私利”的家国情怀,“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的宏阔视野,“予为事业生,当为事业死”的崇高使命,和“以强毅之力行其志”的意志品格,鲜明提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以及“棉铁主义”“开放主义”“村落主义”等一系列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思想主张,并以创办实业、兴办教育以及城市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文化建设、公益慈善等全方位的系统实践和卓越成就,书写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一段传奇,为推进南通地方治理和区域现代化作出了开创性、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也为近代中国探寻现代化之路留下了厚重而珍贵的精神遗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领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张謇早期现代化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意蕴、当代价值与镜鉴启示,努力开创新时代张謇研究的新局面,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强化使命担当,为戮力同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作出当代理论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李玉(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四次提到“美好生活”: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要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强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民造福”的执政理念与发展思想,旨在让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现代社会的建设成就与发展红利,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种以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望的发展观,对人类既有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扬弃,彻底转变了西方社会由资本利益主导,以不平等、不均衡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张謇一生致力于创办实业与教育事业,在推助国家富强、推动地方自治、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想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但终其一生,张謇虽然在南通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并未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成为一名“失败的英雄”。从张謇探索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壮志未酬,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对比,更加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路线与巨大成就。也说明,我们今天研究张謇,要将其置于中国现代化建设长程中进行考察,从而加深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 浦玉忠(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副会长、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明大德、守公德、明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赞扬张謇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和“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张謇研究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艘巨轮上,在更宽领域、更深层面推进张謇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张謇爱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历史意蕴、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用张謇事迹和精神涵养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持续放大张謇事迹的教育意义,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精神支撑和道德力量。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近百年的张謇研究中,几代学人筚路蓝缕、薪火相继,促成了今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时俱进、文化繁荣的壮丽画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拓展张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张謇研究成果的展现形式,努力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张謇文化作品,努力讲好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的故事,让张謇研究更加贴近时代、贴近人民,推动形成张謇文化新业态,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妙奇(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原副主任):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号角。同时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我们聆听习总书记的报告,不仅心潮澎湃,信心满怀,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百年前,张謇先生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中,作出了令国人、世人惊叹的卓越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称他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视察南通博物苑时肯定张謇是我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这为新时代张謇研究确定了航标,指明了方向。 我们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今天走进新时代,必须踔厉奋发不待扬鞭自奋蹄,勇毅向前奋楫扬帆启新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努力。 作为以“紧跟时代、繁荣学术、研以致用、推动实践”为鹄的江苏张謇研究会,我们一是要立足张謇研究平台,深入学习、深刻领悟、砥砺践行二十大精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规范和指导张謇研究。二是要继续坚持研究会的办会方针和办会宗旨,不断提高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助推江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注重改进张謇研究的方式方法,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拓宽张謇研究的视野和思路,大力培育张謇研究的人才和队伍,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办好学术论坛,办好国际论坛,让承载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形象的张謇企业家精神走出江苏、走向世界。四是要突出张謇研究的成果转化,让张謇早期现代化探索实践留给我们的遗产,在推进当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好借鉴、指导作用,使张謇研究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
王敦琴(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副会长,南通张謇研究中心副会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中心任务是: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是中国近现代仁人志士们所奋力追求的理想,张謇就是这样的仁人志士。在他的文稿、演讲、信函里,“振兴”一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从《张謇全集》可知,“振兴”一词出现了92次。包括“振兴实业”“振兴教育”“振兴农工商务”“振兴航业”“振兴水利”、“振兴矿业”“振兴渔业”“振兴银行”“共图振兴”等等。
张謇不仅喊出那个时代的强音,同时,还将其思想、主张付诸实践。他一生所创公司、工厂、学校、文化等各种企事业多而广,在不长的时间内便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大生资本集团,这个资本集团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国难当年,状元张謇没有沿着由士而仕的传统道路走下去,而是选择了一条自已从未设计过且荆棘丛生的人生之路。他之所以要这么做,正是为了救国报国,他要用自已的实际行动为世人作出表率。他曾说过:“自丙戌会试报罢,即谓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厚的家国情怀趋使他放弃高官厚禄,顶着各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建设了一个“新世界雏形”。这个“新世界雏形”影响甚大,并且成为了当时全国的模范。
作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张謇很值得我们下功夫、花气力作深入的研究。尽管学界近百年来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有挖掘、拓展的空间。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要跳出就张謇论张謇的传统思维模式,将其置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和探究和深入挖掘,以期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同时也为激发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贡献。
郑忠(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 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显然抓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工业化与市场体系。其中,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协调互补的区域市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
关于这两点,近代南通城市的发展曾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南通之所以发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城”,就是主要紧紧依靠了工业化与区域市场化这两大重要经济要素。其中,工业化是南通发展最重要的内部推动力。在这一方面,民族企业家张謇的推进之功功不可没。南通现代化带有张謇个人强力推进的色彩,整个过程都是张謇个人设计、领导和推动下进行,从一开始创办大生纱厂为先导,然后逐渐推进到农村手工业、沿海垦殖业、交通、教育、文化、市政、社会福利等各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的城市近代化。这种城市发展的方式,在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们的意识形态都非常落后的南通,没有张謇的爱国激情和企业家精神,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带有超前意识的强力推进,南通近代化不可能达到当时的程度与规模。
南通近代化的外部动力则是长江三角洲商品市场化。作为长三角新崛起的第二层级经济城市,南通城市近代化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受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第一层级增长极上海的经济辐射,两个城市合作与交流,互动发展。其中,张謇通过城市内外交通建设、鼓励垦牧以及整体社会现代化方面的种种努力,不但推动了南通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上海增长极城市集聚性的增强。另外,作为长三角第二层级经济城市,南通还与区域内第三层级的市镇、乡村紧密相连,第三层级市场的农业商品化,农工商协调发展,为南通城市近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外部保障。
今天,长江三角洲城市现代化发展依旧需要我们依据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这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深入落实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张謇精神更高质量地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更高质量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李巨澜(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副会长、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 10月16日,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随着脱贫攻坚、全面达小康历史任务的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习总书记又在二十大上科学擘画了全面建成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现代化成为此后中国全社会团结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张謇研究的社科工作者,我不禁联想到张謇在开启中国现代化进程时,所做出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之功。我们应该把“张謇与中国现代化”作为张謇研究的重点,加以推进。
一百多年来,为摆脱积贫积弱,追求富强、复兴民族国家,已经成为所有先进中华儿女的一致追求与努力方向。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作人物,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创者,他以状元身份兴办大生纱厂,其后又从实业扩展至教育,渐及整个社会,倾尽全力投入南通城市现代化建设,将南通打造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对张謇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学界已有共识,称颂其为“杰出的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等。
由于张謇一生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水利等诸多方面,故多年来关于张謇的研究亦十分广泛,现在我们必须因应时代要求,将张謇与现代化作为重中之重,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辟论述为指导,提高站位,从更广阔的领域和范围来研究张謇与中国现代化。坚持宏观研究与中观、微观并重;不仅注重张謇与通海地区现代化进程,还要关注张謇与苏北区域现代化、与长三角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对张謇现代化事业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如实业经济与教育、社会等进行综合考察,深入分析等等。
今天,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深刻领会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加快推进张謇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以自己的努力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留下奋斗的足迹!
严泉(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大学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全面系统阐释。
张謇先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先驱,近代江苏与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和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同时,张謇也是近代中国地方治理现代化的代表人物,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拥有城市规划的近代城市,在教育、民生与基层自治领域,创造了近代中国的多个第一,近代南通被现代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其地方治理思想与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张謇精神与建设“强富美高”江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着力推出有理论说服力、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为在江苏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学理支撑。
今后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有效整合省内外的研究力量与资源,秉持“紧跟时代、服务决策、繁荣学术、研以致用、推动实践”的发展方针,将历史与现实的现代化问题研究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国内外“张謇学”研究高地、江苏现代化及长三角区域治理研究基地和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研究重地。
钱荣贵(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副秘书长、南通大学文学院院长、张謇研究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极大地鼓舞着中华儿女踔厉奋发、接续拼搏的信心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这些伟大成就,足以告慰上世纪初为实现国富民强而上下求索、勠力奋发的仁人志士,正是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推动着中国走上现代化的进程,为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拓进提供了宝贵的探索经验。张謇作为这批仁人志士中的代表,作为早期现代化的先驱,他秉持实业救国、教育报国之志,认为当时的“中国庶而不富,厚民生者,工且尤切于商”“工苟不兴,国终无不贫之期,民永无不困之望”,遂毅然辞官返乡经营地方。在短短30年间,张謇推行“棉铁主义”,创办了近60家企业;力行“父教育而母实业”,兴办了370家各类教育机构;笃行“民胞物与”,建成了16家慈善机构,造福乡梓,发展地方,将当时的南通打造成“新新世界之雏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卓越成就。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营企业家的先贤与楷模”。
在今天,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发展智慧,弘扬张謇实干兴邦、坚苦自立、强毅力行的奋斗精神,以“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章分类:
党建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