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举行张謇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座谈会

1月9日,张謇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座谈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来自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传承“以张謇精神研究张謇”传统,纷纷交流思想、分享成果、探讨所惑,共同推动张謇研究向纵深发展。

图片 1.jpg

1984年12月25日,经中共南通市委批准,由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史课题组联合筹建的“张謇研究中心”在南通宣告成立。

张謇是南通的名片,是南通的文化品牌。如何打响这张文化品牌?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特聘教授黄正平认为,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论述、鼓励支持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弘扬壮大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重视张謇文化研究和时代阐释等方面持续发力,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

“把张謇研究和中学历史课程相结合,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和各种学习活动中,简称为‘张謇研究进课堂’。”原南通市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陈康衡从教育角度,阐述了“张謇研究进课堂”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涵养家国情怀的深刻意义。

张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美学思想也富有特色。“尚好美洁、道德优美是张謇美学思想的两个关键词。”南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原秘书长蒋建民介绍说,例如张謇先生穷尽一生的努力,就是希望在家乡南通实现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美好理想,此为理想美;同时张謇先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蕴含了城市美学,包括公共空间、公园园林、体育馆、文化场所建设,一一对应生态美、环境美、体质美、文化美四大美学思想,“张謇城市美学对于美丽南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源于对家乡的张謇先生的崇拜,我将学术研究方向定为张謇盐垦公司遗产现状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三年级博士生、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孟翔分享道。

“张謇‘第五次会试是父之命兄之劝而后成行’?张謇诗《汉柏》《唐槐》的创作时间?张謇的科考债务由谁承担?关于‘南不拜张,北不投李’……”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徐乃为从张謇涉己文中“曲叙”与“异述”的微观考察出发,将真实可感的张謇形象呈现于世,为洞穿表象、力透本质的张謇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意义。

近年来,“张謇学”被不断提起,“张謇学”的相关论题,有数位学者跟踪多年。作为南通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骨干人物,张謇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张廷栖不仅关注“张謇学”,而且是张謇研究中心发展的亲历者。此次交流会,他带来了新作《再探章开沅先生论张謇学——以“张謇学”的南通根据地建设为中心》。

张謇研究中心干事会会长张小平表示,中心将继续秉持“以张謇精神研究张謇”的执念,全面深化张謇研究,在广度、厚度、精度和效度上做好文章,保持张謇研究战略定力,提升张謇研究战术实力,实现张謇研究在南通氛围活起来、实力强起来、品牌亮起来的目标,把张謇文化做大做强,成为全国的标杆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