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耆绅政治:苏社集团与江苏省治运动(1920—1927)》

发表时间:2024-03-03 08:00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
图片


耆绅政治:苏社集团与江苏省治运动(1920—1927)

(光华中国史学研究丛刊)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主编

靳帅 著

2024年1月出版

98.00元

9787573209184


作者简介

靳帅,1995年生,甘肃静宁人,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在《中共党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洋时期主导江苏省政的耆绅群体——“苏社集团”为中心,贯通揭示江苏省治运动的内、外两个层面。对外探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江浙战争、北伐战争等对江苏省政的影响;对内以“省治场域”为视角,对江苏士绅群体进行分层、分类探讨。注重发掘督军、省长、议长更迭的内幕,省议员的阶层流动、选举运行与党派结构,央地行政系统与议会系统的互动,县域与省域政治的往复对流,旅京苏人对地方政治的影响。由此提出“耆绅政治”之新见。本书采用“新叙事史”写法,注重揭示耆绅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网络,力图祛除“国民党史观”对北洋史的偏蔽影响。


学者推荐

耆绅是近世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现象,亦是我们考察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士绅的再生产机制在清末已经伴随科举制的废除而中断,但靳帅的论著告诉我们,在民国史研究中,匆忙放弃这一指标,将阻止我们对许多重要历史变局的深入理解。本书读后足以让人对中国历史学的未来产生憧憬。

——王东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靳帅基于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区域特性和连绵惯性的理解,立足1920年代的苏省,尤其对影响苏省的那一群群人(其中心他概括为“苏社集团”)和一个个具体的人展开研究,为我们理解“北洋时代”提供了新的知识和新的角度。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据此靳帅提炼出了“耆绅政治”这个对中国近代变迁有一定统摄性的新议题。顺着他的思路,“北洋时代”的研究必会得到新的申发和延展。

——瞿 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目 录

光华中国史学、世界史学研究丛刊缘起


绪论

一、北洋江苏的政治构造

二、“似无形而有形”的团体

三、研究旨趣与框架安排


第一章 “一省之内中心人物”:苏社集团的形成

一、苏社成立的时代思潮

二、组织结构与群体构成

三、乡国之间的旅京苏人

小结


第二章 “苏人治苏”的确立:1920年易长废督运动

一、“驱齐”与“拒王”:“苏人治苏”的提出

二、“苏人治苏”与“贤人治苏”的方案竞逐

三、李纯猝死后督军的继替与存废之争

小结


第三章 苏社集团的分野:1921年省议长之争

一、张謇父子的对手

二、议长选举前的两派布置

三、“金陵俱乐部”发覆

四、议会开幕后的选举之争

小结


第四章 韩国钧与京地互动下的省治场域(1922—1923)

一、韩国钧长苏:省际士绅与旅京同乡的联动

二、“无事不掣肘”:韩国钧长苏后的省县人事

三、七百万公债案:旅京同乡与省政府之纠葛

四、议教之争:省际、省域士绅及其业界对立

五、恢复县自治:县域士绅与倒韩运动之消长

小结


第五章 “仿照庚子互保”:江浙战争与绅军分裂(1923—1924)

一、江浙战争起源的诸因素

二、“国会移沪”与江浙和约

三、“恐非苏浙人士所能调解”

四、“四省围浙”与战和分歧

五、北京政变与“驱齐”暗潮

小结


第六章 “打破江苏旧局面”:1925年奉系入苏与省政重组

一、奉军南下与督军、省长更迭

二、东大易长与苏社集团之抵制

三、郑、韩交替与旅京苏人回流

四、郑谦莅苏与“苏人治苏”易质

小结


第七章   再造辛亥:北伐大变局中的东南和平运动

一、“吴越一家”

二、“使民国十五年成为第二辛亥”

三、“奉军不南下,党军不北上”

四、“宁欢迎赤化而不欢迎绿化”

小结


第八章   以民为国:江苏省治运动的侧面

一、制定省自治法的进程

二、救济议会政治的尝试

三、主义时代的公民教育

小结


余音 走向“中间党派”


结语

一、绅军政权

二、省治场域

三、耆绅政治


附录1   1920—1927年江苏军政人物更迭表

附录2   苏社历届理事(候补理事)一览表(1920—1924年)

附录3   苏社集团核心人物小传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节选)


欲解决全世界的问题,先从一国做起,欲解决一国的问题,先从一省做起。

——黄炎培:《第九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演说词》(1923年)


宣统元年(1909)季春,上海西门外万生桥南的林荫路对面,一栋坐西朝东、规模阔大的洋楼落成。洋楼共三层,上层为可容纳百人议事的大会场,中下层主要为藏书所和日常办公地。洋楼开工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秋天,建造者是江苏教育总会诸人。洋楼建成之后,一直是江苏教育总会的会所。1911年底江苏光复后,洋楼大门上悬挂的牌匾也换成了“江苏省教育会”。直至1927年,国民党军队北伐至上海,它也改换门庭,成为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的驻地。从1909年至1927年,十八年间,江苏省教育会诸人在这所洋楼里谋划过辛亥江苏光复,召开过全国共和联合大会,商讨过南北议和,动员过五四学潮,更发起过全国商教联席的国是会议,应对江浙战争与国民革命的危机。是故对于江苏教育总会诸人而言,建造这所宏伟的大楼,并非仅仅用来商讨全省教育,更兼怀会商天下国是的雄图。

江苏教育总会成立于1905年。它的成立与清末兴学堂、废科举后全国教育体系的大变动密切相关。有清一代的江苏,一省之内向来有宁属与苏属的行政官制之分。宁属主辖江北,苏属主辖江南。1905年中央设立学部,各省设提学使,江苏全省分设江宁与江苏两提学使,学务也分为宁、苏两区,两区彼此在职权上引发诸多纷争。故是年9月,江苏召开全省教育会议,恽祖祁、王清穆等江苏士绅倡议建立全省统一的学务组织。时张謇等人力主将教育总会设于上海,以融合宁属与苏属之分,遂有“江苏学会”之发起。是年冬天,学会更名为“江苏学务总会”;次年依照学部所定章程,又改为“江苏教育总会”。1908年江苏教育总会第二次修订的章程指出,发起教育总会的目的,首要是注重政治教育,以养成议院、本省谘议局及地方议事会之人才;其次是注重实业教育,使农、工、商三业足以助力各种机关之发达,而立富国之基本;最后的目的,才是辅助本省教育行政机关。因此,对于江苏士绅而言,教育总会绝非仅为“教育”。在当时人看来,“自治为立宪之基础,教育为自治之萌芽”。江苏教育总会虽着手于教育,但着眼在自治与立宪。彼时,在各省谘议局尚未成立之前,江苏教育总会兼有省议会的功能。

江苏省教育会的首任会长是张謇,1914年黄炎培出任副会长后,张謇遂淡出,黄炎培成为该会的灵魂人物。张、黄二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均极具传奇色彩,作为江苏人,他们在北洋时期不仅致力于世人所熟知的实业与教育事业,更致力于江苏“一省之政治”。在江苏教育总会会所竣工的这年,江苏省谘议局成立,张謇当选议长、黄炎培为议员。在谘议局首次会议中张謇称,“凡是没有世界眼光的,不能讨论解决一国的问题;没有一国的眼光,不能讨论解决一省的问题”;坐在席下的黄炎培终生铭记此言。数十年后,黄炎培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九届年会上追述此往事,进而又补充道:“欲解决全世界的问题,先从一国做起,欲解决一国的问题,先从一省做起”,不但教育如此,“政治问题,亦复如是”。

1920年,张謇与黄炎培等江苏士绅组建了一个以“省”命名,整合全省教育、实业、交通、水利等自治事业的“连合策进之机关”——“苏社”。其成员有数百人之多,均是“一省之内中心人物”。成立后的苏社,在省宪自治的思潮下,揭橥“苏人治苏”这一标的,与旅京同乡一道,深度参与苏省督军、省长、议长、厅长等省政人事更迭,隐然操控着苏省政局。他们竭力争取“苏人治苏”的背后,旨在以“省”为单位建构民族国家。这一点,黄炎培在苏社会刊的序言中即有明白表示,其言曰:

我尝深思之:中华当清季罹外侮屡矣,而不至覆,辛亥革命仓促而能有成。洪宪也,复辟也,安福也,十年以来,变乱间作,而国屹然不可摇,此何故欤?……其间盖有一物焉,当国事万急之际,往往跳踉突出,本其地位,以运其权能。苟用是物者,善察民意,有所盾于其后,则其力将足以左右中央,寝不可抗之局势,而其影响遂及于国家之兴也。此何物乎?则“省”是也。

黄炎培所言的“当清季罹外侮屡矣,而不至覆”,主要是指1900年张謇、赵凤昌等江苏士绅在幕后参与的东南互保运动;“辛亥革命仓促而能有成”,即指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张謇、赵凤昌等江浙立宪派谋划建立全国的临时政府,推动南北和谈,民国由此肇建;“洪宪也,复辟也,安福也”,即指在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与段祺瑞的安福系主导中央时,各省军绅的抵制运动。

正是相信“中华之不亡”源于“省”,“民国之告成”亦源于“省”,因此在辛亥革命之后,他们致力于江苏“一省之政治”。此后十五六年,他们始终操纵着江苏省政。1965年黄炎培去世后,报人曹聚仁在《悼念黄任之(炎培)先生》一文中称:

那位南通王张季直在江苏是太上皇,北洋军阀任何势力,非张氏点头不可。孙传芳所以能做五省统帅在江南立定脚跟,就是他们所支持的。地方割据,不管谁来称王,教育、财政、实业这几个部门,总是转在他们手中;黄氏便是那一派的吴用。

上述回忆最值注意的是“不管谁来称王,教育、财政、实业这几个部门,总是转在他们手中”一语。此言揭示张謇、黄炎培等江苏省教育会诸人在北洋江苏地方政治中的操控力。作为亲历者与局中人,曹聚仁所述自非虚言。1920年代,熟知江苏省教育会的时人,有许多和曹聚仁类似的看法。不过,这些看法仍然有待于在剥除“时代意见”的基础上具体描摹、论证;事实上,唯有重访江苏省教育会诸人致力于江苏“一省之政治”的具体过程,重绘北洋时期江苏一省之政治的整体面貌,才能重审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士绅社会与地方性问题。


来源 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