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琴|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之内蕴及其当代意义

发表时间:2023-06-11 21:03作者:王敦琴来源: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一个世纪前,张謇在家乡南通大兴实业、大办教育。在二十多年中,他引领南通成为“实业教育发达之区”、“全国模范县(Model district)”、“中国之地上堂(Paradise on earth in China)”。在南通,张謇以实业挹注教育,又以发展教育来为实业培育人才。教育实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文化、公益、慈善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兴起。南通成了他教育实业思想的实践平台。张謇站在南通早期现代化源流的起点,为南通早期现代化夯下了地基,并引领了其发展方向。他让南通在民国1700多个县的地形图上快速隆起,让南通从历史的边缘走向了时代的中心。而建构这一切的思想基点就是:“父教育而母实业”。

一、“父教育而母实业”思想提出之逻辑起点

1907年,张謇提出了“父教育而母实业”思想。具体地说,他是在为《通海中学附国文专修科述义并简章》中阐述的。他说:“民之生存,天于衣食。衣食之原,父教育而母实业。”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张謇将教育与实业比喻为衣食父母。

张謇在对该思想进行理论概括提炼之时,其实已经在实践中摸索了数年。

1894年,张謇在中状元之后,耳闻目睹了朝廷的腐败、斗争的残酷、政治的惊心动魄。这些使得他心灰意懒,对朝廷和官府失却信心,从政的热情变淡。父亲的去世更使他的这种心境雪上加霜。丁忧在通的日子,使得他有时间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与此同时,甲午战争失败,屈辱的《马关条约》签订。这一切,使张謇一方面入仕的热情锐减,另一方面救国之情又在他心中点燃。国难当头,他不能袖手旁观、坐以待毙。于是在张之洞约请办纱厂之时,张謇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在没有任何办厂经验的情况下,他就大张旗地鼓地集资办起了工厂——通州大生纱厂。

1903年,他赴日本考察70天,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年夏天,他以大清国商部头等顾问官的身份应邀赴日本参加“劝业博览会”。他利用这个时机对日本的经济、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和行业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调研,写出了数万字的日记。参观调研使他看到了一个与当时中国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一个曾经与中国一样落后的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是什么原因促使日本有如此的成就?这引发他不断深思。参观考察和思考使他对发展教育、发展经济有了更多的认识。他说:“欧美各国,工列专科;日本崛起,先图工业”,“苟欲兴工,必先兴学。”

在张謇状元及第的10年之后,绵延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终于在一些达官显贵的不断吁请之下于1905年9月2日被废除。废科举后,国家怎样培养人才?怎样选拔人才?张謇在实践中思考和摸索。他说:“窃科举既停,兴学为亟”,“科举主义在培养特别之人才,学校主义在开通多数之民智。”于是,他在所创企业有所获利后,便立即投资教育,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民立学校——通州师范学校。

在前述背景下,张謇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提炼概括,即“父教育而母实业”。张謇办企业的目的与一般企业家不一样,他不是为办企业而办企业,利润并不是他的终极追求。他办企业的目的之一,是为他所热衷的教育、慈善等各类社会事业筹措资金。张謇办企业的目的之二是“为开风气保利权”,“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由此,我们对张謇在创办大生纱厂不久之后就将其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创办学校这样的举措就不难理解了。


二、“父教育而母实业”思想之内在意蕴

在张謇的思想里,有一个很强烈的意识就是国家富强、民生富裕,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才能免受外敌侵略,才能保住利权不被列强所夺。民生富裕,社会才会安定,人民才能幸福地生活。社会和谐,才能渐次达到大同。因此,这三点是张謇思考问题、创办实业、大兴教育文化公益慈善等各项事业的归宿。在中国主权不能自主的情况下,文化精英们最强烈的愿望就是怎样使国家强大起来,“他们压倒一切的目标是强大的中国,他们的榜样是西方和日本。”

1、实业教育富强大本

张謇认为:“实业教育,富强之大本也。”他还说:“现吾国国民生计日蹙,欲图自存,势已岌岌;舍注重实业教育外,更无急要之计划。”张謇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救亡图存、兴国强国,最为迫切的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业和教育,换句话说,张謇主张“实业战”、“教育战”。其二者的表达形式就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

强国富民路径之一:发展实业。

张謇融合了古人的“耕战”、“农战”以及近人的“商战”思想,加上了“工战”,将农工商等概之为“实业”。他集众所长,分析了世界大势和中国实情,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实业救国”之口号是在“振兴实业”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提出的时间大体是在甲午战争前后。1893年,郑观应提出“振兴实业”概念,很快得到国人的认同和接受,于是此口号逐渐流行起来。面对列强的战争侵略,张謇1879年就认为:“中国大患不在外侮之纷乘,而在自强之无实。”中国要不受侵略,最根本的是要真正自强,要做实事,自强要落到实处。其后,张謇一边在科举仕途中艰难跋涉,一边也在进行摸索。他曾想过发展农桑事业,并进行了8年的实践。只是这种努力并没能达到预期目标。甲午战争的结局是中国惨败,这使张謇深深震撼;《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中国主权严重丧失,更使张謇深受刺激。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人该怎么办?当时,“设厂自救”的呼声很高。办厂,与列强争利权。这是当时许多有识之士们的共识。事实上,在中国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在张謇大办企业的过程中,外国列强也在加紧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据统计,英、美、法、德、日、俄六国在1902年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是15亿美元,而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六国对华输出的资本达23亿美元。就是说,这十二年中,主要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急增了近一倍。[4]这对中国的民族工业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威胁。于是,实业救国思想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强国路径之二:发展教育。

张謇将教育提到“救国”的地位,这体现了他的战略眼光。当时,实业为立国之本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但对振兴实业的起点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梁启超认为,须先改良本国之政治,然后才可以抵御外国之经济势力;而张謇则说:“根本之根本在教育”。这种对于振兴实业的起点、如何振兴实业等问题的分歧,反映了当时有识之志们为探寻国家出路的独立思考和心路历程。

张謇强调普及教育,以广开民智。他认为,“教育所以开民智”。要广开民智,就要普及教育。教育不施,则民智不开;教育不强,则国家不强。

要普及教育,必先设立师范。他在《通州师范学校议》中开篇即说:“一艺之末,学必有师。无古今中外之通义也”他在《师范学校开校演说》中说:“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这是张謇一贯的主张。师范是学校之母,不首先办好师范学校,就不能有好的师资,没有好的师资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乃至也就办不好学校。“师范则普及根原,教育本位。”

普及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视其情况区别对待。“各省风气不一,内地民智未开,苟非强迫,诚难普及。”由于内地民智未开,要普及教育还有一个艰苦努力的过程,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如果不强迫接受教育以开民智,那么教育是很难普及的,要通过强迫,最终让教育成为国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要把强迫与开导结合起来,要让人民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说到底,读书是为了强国。要用开导的方法,让人民自愿接受教育,让人民自己明白受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教育的内容,张謇也与一般人的见解不一样。他在师范学校章程改订说明中阐述:“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三者,为教育之大纲。”他认为,要让国人理解国家意志,要有爱国思想;要有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做实业的行家里手;要有抵御外侮的勇气和决心,要忧国忧民。

对于教育对象,张謇认为不仅包括广大老百姓,还应包括广大的官吏。他感叹不仅民智需开,上至官智中至士智开悟者又有几人!这些人很多也很茫然愚昧,需要用“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对其进行教育启迪。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上下形成一个热爱国家、学习钻研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而又有忧患意识的氛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才能真正富强。

张謇强调专才教育,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张謇认为,要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必须要有专家。他认为“人才本于学堂,学堂无专家,故人才无专长。”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第一要素是要有专门学家。为此,他在自己所办的学校里,聘请了王国维等国内著名学者进行授课。张謇注重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以适应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要“以开农智、兴工业、通商利为宗旨。”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标准,张謇认为必须是道德优美,学术纯粹,“首重道德,次重学术。”

张謇还重视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工人。当代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认为:“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时候,劳动者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比较,是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世纪前,张謇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已有所认识,创办了各类职业学校,以培养适合各类职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张謇一生所办的职业教育范围很广,几乎遍及当时的各个重要行业。这些职业学校的创办,不仅培养了各行业的有技术的劳动者,而且,也解决了这些人的生计问题。

2、实业教育互相为助

在“救亡图存”的呼唤声中,当时,一些时代的弄潮儿开始办实业,开学校,以“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相号召。然而,将实业和教育有机联系起来,并且在实践中去发掘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张謇可谓是先行者。

首先,张謇认为实业、教育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曾总结自己走上实业道路之情形时说:“数年以来,竭蹶经营,薄有基础,益见实业教育二事,有至密至亲之关系”;其次,张謇认为教育与实业二者同等重要,形象化的表述即“父教育而母实业”,两者不分伯仲、不可偏废,犹如对于子女而言,父母对自己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二者“敷施翕受,功用相须”;第三,张謇认为“实业教育互相为助”,就是说,这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依赖、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所以要使国家富强,就要正确认识理解并妥善处理好教育与实业的互助互动、相资有成的辩证关系。

张謇对教育与实业这种互助互动关系的认识是在他兴办实业和兴办教育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并不断升华的。

起初,他可能只是认识到了实业对教育进行挹注的重要性。“欲兴教育,赤手空拳,不先兴实业,则上阴旁挠,下复塞之,更无凭借。”基于这样的认识,张謇兴办了大生纱厂,并将企业利润部分地投入到教育,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师范学校,并随之创办了各类型各层次的学校。事实上,学校的经费来源,大多来自于企业、他本人及家人的捐助。他在复友人的信中说:“尊论就工厂立学校易,就学校立工厂难。是诚明乎世界社会经济教育之原理,何止中国。敬佩,敬佩!南通办法本以实业教育互相为助,故纺织学校就纱厂而成,现尚可勉力支持。余如师范、农科大学、商业、医学等校,虽仍借助于各实业公司,对外界则不予不取,而各公司之担负则亦甚重矣。”张謇深深感到,当政府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教育的时候,教育就不能不仰仗于实业的挹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又得到发展。

其后,他在办学过程中认识到了不只是教育需要实业挹注,同样,教育亦可为实业培养实用之才。要培养这种实用型的人才,就必须将教学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要考虑从实际需要着手着眼。他认为过去的科举考试内容多离现实较远。学校教育必须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必须与兴办实业、救国强国结合起来。他将实业和教育、工农商各业与学结合起来。于是他创办学校,一方面,将所办学校与当时社会所需之专业结合起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就办什么样的学校、开什么样的专业。例如,为了纱厂有技术工人,并进而有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他创办了南通纺织专科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为其纱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他在自己所创办的学校里,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非常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如大生三厂创建之初本来是请外国技术人员安装调试机器的,但那些外国技术人员自恃有技术,要价很高,处处讲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厂大胆让纺织专科学校的学生自行安装调试,结果令人比较满意,这也是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一次检验。

3、兴教育是张謇办实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兴教育是张謇办实业的出发点。就教育与实业而言,张謇首先创办的是实业。但是,在张謇的心灵深处,其实首先想办的是教育。张謇大兴实业之旨趣,一方面是为了与外人争利权,另外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是为了给教育积累资金。但办教育需要投入,张謇苦于没有资金。于是他在一没经验,二没资金,三没技术的情况下创办机器工厂,苦心经营以获取利润。并以此为基础,创办各类学校,大办教育,以实现他的强国理想。

张謇所处的时代,国家内忧外患,政治腐败,经济衰落,军备废弛,民生困苦;先发展起来的国家纷纷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国家和地方都不可能投资教育。官府衙门一方面对教育的认识缺位,另一方面财力物力也达不到。张謇意识到,要想办教育,唯有自筹经费不可。于是,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了通州大生纱厂,开我国民营经济之先河。尽管在创办初期,张謇历经千辛万苦,但是,一种信念始终支持着他,这使得他在万般无奈、走投无路之时,虽久久徘徊于黄浦江边但却不可能跳下去的原由所在。

兴教育也是张謇办实业的落脚点。在通州大生纱厂赢利后,张謇的办教育动议便付诸实施。1902年,在通州,张謇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民立师范。他认为“师范造端教育”,没有师范就不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他也在思考着“彼日本兴学三十年,何以教师至今而不足用也?”关键是师范不够发达之缘故。所以,在张謇的意识里,要创办学校,必须先办实业;要发展教育,必须先办好师范。于是,在大生纱厂的盈余中,每年都拨出专门款项给通州师范学校,使得该校不仅办成,而且不断扩大规模,增加培养层次。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了大批师资。张謇在培养了师资队伍之后,便不断地兴办各类学校,多层次、多行业、多种类。有大学、有中学、有小学、有幼儿园;有师范、有工科、有医科、有农科、有各种职业班;既有普通教育,也有特色教育;既有常日制,也有短训班。这些为南通、为江苏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三、“父教育而母实业”思想之当代范式

张謇的“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提出距今已一个世纪。在张謇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虽几多曲折,但尊师重教之风逐渐形成。国人对教育的认识也逐步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南通作为教育之乡,如今也正大放光彩。特别是南通的基础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固然是今人辛勤耕耘、努力奋斗的结果,但同时与张謇当年在南通所建筑的教育基础、所引领的崇教风尚是分不开的。

张謇自创办民营股份制企业大生纱厂开始,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创办了众多的企业,使南通成了实业发达之地。南通成了中国近代民营工业的发祥地。今天,中国政府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所共同发展的政策,给民营经济以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这也是总结历史、放眼世界的结果,是发展经济、振兴中华的重要举措。现在,南通人更是响亮地喊出:要让南通成为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其实,想想历史,这样的理想在近百年前就实现过,因此,“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之理想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空中楼阁。

如前所述,“父教育而母实业”思想要素之一就是学和用结合。在今天的话语语系中就表达为产学研结合。在今人的视野里,产学研结合就是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结合,使其成一体化,重视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对产、学、研三方面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100年前,张謇其实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办教育,他创办实业;为了使实业有更多的人才,他创办教育;为了使人才更能有实践才能,他在工业企业内安排学生实习。张謇创办的通海垦牧公司,就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典范。在垦区,张謇让学生种试验田,并专门划出一部分土地,提供给研究人员作为实验种植之用。这样,在他的企业集团中,产学研三者能够有机结合,做到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

概之,“父教育而母实业”之思想,既是张謇对自己多年教育与实业进行实践的提炼总结,亦是他后来所从事教育与实业的行动纲领。从实际意义上说,“父教育而母实业”是张謇建设南通、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点,同时,也是他作为一名实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之体现。



王敦琴系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副会长,南通大学教授,南通张謇研究中心副会长。文章来源:王敦琴,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之内蕴及其当代意义,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1期,注释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