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峰|民智兮国牢

发表时间:2023-05-24 08:00作者:陈晓峰来源:中国教师报

从封建时代的儒生到近代的知名企业家清末状元张謇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张謇愈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秉持“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他在全国教育领域创造了多项“第一”。

基于“教育者,万事之母”“师范为教育之母”的论断,张謇敢为人先、亲力亲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

当时,张謇用大生纱厂的两万盈余加上朋友沈燮钧的赞助,基本落实了兴办师范学校的资金。他们选定南门外荒废的千佛寺作为校址,经过7个月准备,终于把校舍改造好了。

张謇自任学校总理(校长),事无巨细均亲自过问。他曾说,“师范乃鄙人血汗经营之地”,甚至言“家可毁,不可败师范”。开学前一天夜晚,张謇和庶务宋龙渊还在学生寝室外忙碌,宋龙渊举蜡烛照着,张謇则拿着锤子在房门边敲着挂名筹的钉子,一直忙到下半夜。在1903年4月27日的开学仪式上,张謇语重心长地嘱托学生:“愿诸君开拓胸襟,立定志愿,求人之长,成己之用。不妄自菲薄,自然不妄自尊大。忠实不欺,坚苦自立,成我通州之学风。”

开办伊始,学校就面临经费紧张问题。为了保障学校运转,张謇殚精竭虑,除了自己和亲友捐赠外,他还说服一些企业股东用企业的盈利长期资助学校,并利用自己的人脉争取政府拨款。

1905年,张謇亲自创作了校歌,其中写道:“……风云开张师范校,兴我国民此其兆,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校有誉兮千龄始朝。”在他看来,只有普及教育,开启民智,国家才能富强,坚不可摧,牢不可破,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06年,张謇又创办了通州公立女子师范学校,这在当时也是开风气之先的。

慈善不仅仅是扶贫济困,更重要的是由“养之”变为“教之”,不仅要赡养弱势群体,而且要教育弱势群体。在这样的理念下,张謇创办了我国最早的盲哑学校——狼山盲哑学校。

兴建盲哑学校时,正值政局动荡、张謇北上出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之际,学校因经费匮乏,建设颇不顺利,1911年筹建,1916年才正式开学。在筹措办学经费上,张謇花了许多精力,除了乡贤捐款以外,鬻字款项也是接济盲哑学校的重要经济来源。

1916年初,张謇先后在南通《通海新报》、上海《申报》上刊登“为残废院盲哑学校鬻字启”,润资所得尽供维持盲哑学校及残废院所用。学校把手工、藤工等各种工艺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聘请国内专职教师和技师进行教习,因此盲哑毕业生都具有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颇受社会欢迎,众人赞誉学校“为盲哑人造福”。当时,进入狼山盲哑学校学习者,除了南通本地人,尚有广东、上海等地的盲哑儿童。

张謇还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纺织专门学校。“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是张謇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1913年,在南通大生纱厂所在地唐家闸新建的校舍,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正式开办。张謇亲任校长,学制定为本科三年、预科两年,1920年起取消预科,改为本科四年。学校先设纺织工程一个专业,1916年增开丝织、电工、机械三班,设染色实习所。这所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纺织专门学校,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和南洋群岛,新中国成立前约四分之一的纺织工程技术人员出自该校,这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办学之余,张謇还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博物馆。1904年,张謇在通州师范学校河西开辟了一个植物园,供师范生作为实验园地之用。随着教学范围不断扩大,为使学生“睹器而识其名,考文而知其物”,张謇将这块占地近40亩的植物园发展成为博物苑,据统计1914年共有各类馆藏物品2973件,苑中还有动物园、假山、水池、花房、草坪、斋亭等。博物苑成为普及科学知识、陶冶大众情操的社会教育机构,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博物馆。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张謇创办或参与创办、规划学校370多所,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教育门类,构建了从幼儿园到大学,从职业教育到社会教育,从特殊教育到慈善教育的完整现代教育体系。除此之外,他还建立了图书馆、印书局、城市剧场等社会教育机构。当时张謇开通风气,办学颇有成绩,各省都奉其为榜样。

张謇的一生,历经了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清末立宪、辛亥革命等重大时变,可以说是真正的“转型之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成为20世纪初我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呼吁的“启智兴邦救危亡”亦奏响了时代的强音。


(作者系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爱国企业家精神与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融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VSZ052)


来源:陈晓峰:《中国教师报》2023年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