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民|盛宣怀与张謇兴办教育之异同发表时间:2024-11-05 07:00 2024年11月2日,盛宣怀诞辰180周年学术活动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盛氏后裔以及盛宣怀当年创业奠基的相关单位领导和代表 参加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名誉会长罗一民,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江苏省张謇研究会会长、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管向群,常州市领导杨芬、蒋鹏举、祝正庆、完利梅,盛宣怀研究会会长张跃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天津大学、常州大学、常州海外联谊会、常州市盛宣怀研究会、常州市红十字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共同纪念盛宣怀,弘扬长三角工商文化,赋能推进强国复兴。活动当天举办了丰富的学术活动,包括“盛宣怀近代自强探索与强国复兴伟业学术座谈会”和“兴学强国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兴学强国与盛宣怀研究”“盛宣怀创新之路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两个主题进行分组讨论。现场举行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盛宣怀》新书首发仪式,舞台剧《盛宣怀》精彩上演。罗一民名誉会长应邀在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盛宣怀与张謇兴办教育之异同》,“张謇与现代化”特此摘选主要内容刊发,以飨读者。 盛宣怀与张謇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者。他们都是同时代人,在开创早期现代化的各项事业中,形成了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个体的主客观条件不同,也具有一些差异。他们在兴办现代教育事业中,也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状况。对比研究他们在兴办现代教育事业中的同与不同,对于进一步了解他们各自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乃至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特点及对今天的启发,大有裨益。 一、盛宣怀与张謇兴办教育的共同点 (一)以强国兴邦为根本目的 张謇与盛宣怀都具有十分浓烈的爱国情怀,甲午战败后,他们都痛心疾首,悲愤不已。面对“国破山河在”的悲惨局面,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爱国必须救国,救国必须强国,强国必须办实业、兴教育。他们在开创性地创办中国早期现代实业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兴办中国早期现代教育,就是为了救亡图存,振兴国家。 盛宣怀率先按照西方办学方式创建的中国近代新式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根本性的创举,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也为中国培养高级科技文化人才,及打通汲取西方教育文化养分的道路,乃至于吸收西方先进文明,从而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跨越,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1895年甲午战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刚签订不久,张謇就在他救国强国的纲领性文稿《条陈立国自强疏》中鲜明指出:“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后来他又进一步论述道:“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而根本之根本在教育。”张謇认为,“教育所以开民智。顾念今日,岂唯民智不开而已。”在张謇看来,国家不强,在于民智不开;民智不开,在于教育不兴。因此,要使国家强盛,必须兴办教育。兴办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强国兴邦。正如他所说,“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 无独有偶,盛宣怀也在《马关条约》签订的1895年,明确提出了“兴学强国”的主张。他一面向李鸿章建议,“中国必须乘时变法,发愤图强”,一面禀奏光绪皇帝,希望着眼于国家富强之根本大计,设立新式学堂,并呈报了《创建北洋大学堂章程》。他鲜明指出,“自强首先储才,储才必先兴学。”“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之本;求才之道,尤宜设立学堂为先。”他在《请设学堂》奏折中建议:要像日本维新以来那样,仿照西法,广开学堂书院,“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各国“絜长较矩”。 (二)以现代实业为财力支撑 在张謇看来,强国必须办实业,办实业必须有人才,人才的培养,必须靠教育,而发展教育必须有巨大的经费投入,这又要靠实业来支撑。因而“父教育而母实业,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正因如此,张謇将企业获利,除了“厚待股东”和扩大再生产外,连同自己的获利,大部分都用来办学校。 1902年,张謇用自己在大生纱厂的2万多两银子,加上亲友的资助,创办中国第一个民办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张謇自称,自己二十多年来自费“用于教育、慈善及地方公益者,有二百五十七八万,仍负债六十万有余”。他认为若没有实业做支撑,“则二三十年来无一事可成,安有地方教育、慈善可说?” 在早期创办实业的过程中,盛宣怀依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充分认识到,“实业与人才相表里,非此不足以致富强”。这与张謇关于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主张,如出一辙。正是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盛宣怀也才能像张謇一样,将创办实业所得到的钱财大量用于兴教办学。 盛宣怀以实业所获为经费来源办教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或两种形式。从时间上划分,可以从1896年划界。一是早期的某一个特定企业独立出资,为自己的企业培育急需实用人才,大多与短期学堂和训练班形式办学。二是后期打破企业和实业部门学校自办、资金自筹、人才自用界限,广泛筹募资金,捐设新式综合类学校,兴办正规普通(高等)教育,专业方向也从早期的技术培训向理工法政多元化专业方向发展,所培养人才也从特定企业和实业领域,转而面向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现代正规教育所需耗资巨大,盛宣怀在后期举办正规教育的过程中,其经费主要来源为变相的国库收入和自己主办的大企业的捐助。经盛宣怀建议,本应上缴国库的部分款项,由光绪皇帝批准将其全数解交津海关道库储存,专备北洋大学堂经费。当然,这些款项主要来自盛宣怀掌管的电报局、轮船局等企业。就如盛自己所说,“因于北洋大学堂,商局已岁捐二万两。本年奏设南洋公学及达成馆,商局又岁捐六万两。” (三)以培育实用人才为当务之急 张謇和盛宣怀都迫切希望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但都感到推进现代化的合适人才十分匮乏。因此,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把兴办教育目标锁定在为发展现代实业培养急需的实用人才,特别是在早期创办现代教育时,更是如此。 张謇办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他创办通州师范学校,一方面按普通师范设置系科,培养普及中小学教育急需的师范生;一方面另设土木、水利、测量、蚕农等科目,并创办商业学校和银行专科学校,培养南通当地实业和社会各方急需的专业人才。 为了直接为南通实业培养管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张謇重点创办了与自己两大实业主体(纺织与农垦)密切相关的纺织学校和农业学校。 现东华大学校园内学校创办者张謇像 与此同时,张謇于1919年,在已经创建的南通有关学校系科的基础上,在南京创立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为张謇终身热衷的导淮事业及全国的现代水利建设,培养了大量优秀水利人才,开创性地为中国现代水利事业培养了本土高端专门人才。他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实用人才需求,创办了商业学校、银行专修科、女工传习所等专门学校,乃至于创办了南通医学专门学校。 一贯主张“经世致用”和“实事求是”的盛宣怀,在以教育培养实业急需的实用人才方面,比张謇有过之无不及。他往往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创办附设于企业的学堂、训练班。为了培养新型实用人才,他早期所设立的教育机构,往往由企业附设,由企业提供办学经费,强调学以致用,直接为企业培植切近适用的专门人才。这些学堂的设立和人才培养,极大地促进了盛宣怀所办实业乃至整个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 现上海交通大学内宣怀大道上学校创办者盛宣怀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实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拓展,盛宣怀已不满足于学校仅仅为自己的企业和相关实业培养专门人才,而是着眼于整个国家和全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要。因而,他首先是在1895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偏重于国家急需的工科、法科人才的培养。紧接着,他又在1896年创办了更为完善的现代大学——南洋公学,以文、理科为主,兼及政法、理财、外交等学科。这两所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为培养中国现代化所需要的现代高等专业实用人才,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四)以先进国家教育为办学参照 张謇与盛宣怀处于新旧时代转换的时代,传统社会仍占主导地位,现代社会已开始萌芽。这时,他们要搞前所未有的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现代化,除了参照借鉴世界上现代化的先行国家即先进国家,别无选择。因此,他们当时兴办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眼睛向外,借鉴模仿西方和日本的办学模式。 张謇主张“对于世界先进各国,或师其意,或撷其长”。他借鉴英美等国纺织院校的教学内容,对自己创办的纺织学校、农校、医校等提出了不同的课程设计。1903年考察日本以后,他依照日本的办学经验,全面完善了通师的办学方式。他在兴办普通中小学和盲哑学校等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时,也借鉴和仿效了日本和西方的现行方式。张謇从救亡图强、在国际竞争中胜出出发,认为教育是根本大计,而要办好教育,就必须有“世界之眼光,旗鼓相当之手段”,向先进国家学习,取长补短,最终与先进国家的教育并驾齐驱。张謇从这种宏大的视野和深邃的思想出发,兴办现代新型教育,必然会不由自主地向先进国家的教育看齐。 作为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派人物,且长期生活在对外开放最早的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盛宣怀,对西方文明,包括其现代教育理念和经验,也极为欣赏,甚至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刚开始称为北洋西学学堂,突出“西学”二字,实际上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内容主要是西学,二是用西学的方式办学。盛宣怀与美国驻津副理事丁家立共同商定的学堂章程,以美国哈佛大学为蓝本,并吸纳了英、法等欧洲国家的大学模式。课程设置按西式范式,各学科的教师,除律例学为华人,其余均由洋教习任教。教材为美国原版教科书,课堂授课和学生作业及考试均用英语。使得该校毕业生达到了美国名校的同一水平,他们进入美国哈佛等名校研究院深造,全部免试。 盛宣怀率先按照西方办学方式创建的中国近代新式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根本性的创举,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也为中国培养高级科技文化人才,及打通汲取西方教育文化养分的道路,乃至于吸收西方先进文明,从而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跨越,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五)以师范教育为基础工程 由于张謇与盛宣怀都具有世界眼光,都对现代新型教育有较清晰的认识,因而他们对整个现代教育既能从整体上把握,又能突出重点。在他们看来,现代教育体系是完整的、全面的,包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层级,以及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是完整统一、相辅相成的,而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优先发展师范教育,是中国早期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1902年,张謇用自己在大生纱厂的2万多两银子,加上亲友的资助,创办中国第一个民办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 张謇认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师范是“普及之本”、“兴学之本”、“教育之母”。正因如此,张謇对兴办师范教育情有独钟,不遗余力。他于1903年就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紧接着又创办了通州女子师范、盲哑师范、甲种师范讲习所、乙种小学教员讲习所等一系列师范学校,为随后创建三百七十多所各类学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师资力量。他还参与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公立师范学校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参与筹划了最早的国立师范学校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由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现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等)实际上也是中国真正最早的师范学校。1921年3月8日,张謇担任了交通大学第一届校董 盛宣怀对于师范教育的认知,几乎与张謇完全一致。他认为,“师范、小学,尤为学堂先务中之先务”。因此,他在1897年创办南洋公学时,首先“考选成材之士四十名,先设师范院”。这就是号称中国师范三大源头之一的师范学校,实际上也是中国真正最早的师范学校。同时,让师范生教小学生,既能以教学实践锻炼提高师范生,又可以让小学生在正规师范教师的培育下顺利成长,形成了以师范为基础的各方相关联的教育结构。 二、盛宣怀与张謇兴办教育的不同点 在兴办现代教育的过程中,张謇与盛宣怀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两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向有所不同,因而也形成了诸多不同之处。在此,仅略举以下几点: (一)小而全与大而强 张謇的办学特点是“小而全”,即办学规模小,且偏重于小学,但门类齐全,几乎涵盖了基础教育、普通教育、师范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女子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 盛宣怀的办学特点是“大而强”,即办学规模大,且偏重于大学,但办学水平高,实力和地位超强。他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的规范性新型大学,也是最先进的“旗舰“,“为继起者规式”。 (二)民间力量与官方资源 张謇兴办教育主要是依靠民间力量。他办学的经费来源,一是自办企业的公积金,二是个人的“私房钱”,三是地方士绅捐助。他在办学时很节俭,如建通师校舍时,选中了千年古刹千佛寺败落的院宅,“修葺造筑,需银逾万。较之买地特建,兹犹者啬”。 盛宣怀兴办教育主要是依靠官方资源。他办学的经费来源,一是靠政府财政投入和有关税费优惠,二是靠自己掌管的官办企业的集资和赞助。同样是建校舍,为了在极短时间内开办北洋西学堂,盛宣怀利用自身的官方背景,选中天津博文书院旧址,先是以新校舍为抵押从银行借贷占用,后以官企集资赎回产权。 (三)深耕家乡与引领全国 由于张謇一心要把家乡南通打造成“模范县”,以使示范全国各地,因而竭尽全力在家乡创办各种现代学校,使南通成了全国闻名的“教育之乡”。当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在考察了南通后,由衷地赞叹道:南通者,中国教育之源泉也,吾尤希望其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 当然,张謇在家乡着力兴办基础教育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面向全国助推高等教育的发展。因为他明确意识到,今后之时代,一大学教育发达之时代也。他直接创办和参与创办的大学(前身)有:南通大学、河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东南大学、扬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 盛宣怀虽然没有在家乡常州及江苏设立学校,却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顶级新型学校,影响全国。他所创办的学校在全国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他在创业早期兴办的电报、轮船、铁路、矿业等各类与自办实业密切相关的学堂,在全国,不是“唯一”,就是“第一”,示范引领了后来同行业、同类型学校的发展。他在后来创办的北洋大学和南洋公学,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更具有难以估量的示范和引领意义。在其后的许多大学,都模仿借鉴了这两所大学的办学方法。 (四)逐步完善与先行规范 张謇教育事业起步于当时较为闭塞滞后的南通,受制于一定的财力、人力、物力及思想见识,他创办学校时起点较低、校舍简朴、人手不足、教学与管理不完备,往往边筹办、边招生、边建设、边规范。但由于他所举办的学校具有首创性、超前性,与后来的同类学校相比,发展潜力大,且可以较从容地积累更多更好的办学经验,因而成长性也较好。 盛宣怀亦官亦商,财大气粗、见多识广,又常年经办“洋务”,因此他在办教育时,特别是创建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时,起点高、手笔大、筹划全。他与曾任过教习的美国驻津副领事丁家立精心制定的北洋大学堂章程,堪称中国大学制度规范性样本。南洋公学,仿照西方的小学、中学、大学和师范学校形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教育层次结构系统。 (五)借鉴日本与仿照欧美 同样是放眼世界,学习先进,在兴办现代教育的过程中,张謇偏重于借鉴日本,兼顾学习欧美。他认为日本与中国同文同种,并同样面临着东西方文化冲突及交融的问题,且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对这些问题处理得较好,比中国的现代化先行一步。因此,中国在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方面的现代化过程中,应着重学习借鉴日本的经验。他在南通创办多所小学和师范学校及盲哑学校时,多方模仿日本。 而盛宣怀则偏重于仿照欧美,兼顾借鉴日本。在他看来,日本既然能学西方办教育,致使人才辈出和国富邦强,中国也应向西方的先进教育看齐。如上所述,他创办的北洋学堂,几乎完全仿照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管理形式和教学方式,乃至于所培养的毕业生可直接免试进入美国名校的研究生院深造。他所创办的南洋公学主要学习法国的行政大学,但也“复仿日本师范学校有附属小学之法”,设立师范附小。为了缩短在人才培养方面与西方的差距,他还出重资派遣多批留学生赴欧美、日本进行深造。这样就可以“躬验自治,专门肆习,乃能窥西学之精,用其所长,补我之短。”北洋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留学教育的大学。南洋公学也在创建后的七年内,派遣了七批四十七名留学生。他们学成归来后,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向先进国家的教育、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借鉴。 三、盛宣怀与张謇兴办教育的启示 张謇与盛宣怀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者,是中国早期现代教育的开创者。他们在中国早期各项现代化事业,包括教育现代化事业中,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他们在一百多年前兴办现代教育的实践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发展现代化教育,从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早日实现,依然有着宝贵的启示。 现天津大学校内创办者盛宣怀像 启示之一:教育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而教育既担负着为各方面现代化培养人才、增强科技动力的职能,又能促进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因而教育现代化是重中之重,是各种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张謇和盛宣怀当年不遗余力大办现代教育,就是为了使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应充分发挥教育现代化也就是教育强国建设所具有的强大思政引导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强动力和支撑。 启示之二:教育现代化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协同 一百多年前的张謇与盛宣怀,不约而同地提出教育与实业“迭相为用”与“互为表里”的观点,反映了他们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今天,我们必须注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协同。事实表明,只有教育现代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只有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助推教育现代化。而且,只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迭相为用”、“互为表里”),才能使教育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全面现代化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启示之三:教育现代化必须面向世界,争创一流 当我们梳理总结先贤们早年开创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宏伟历程时,最为感佩的,就是他们超越同时代一般人的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他们不仅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而且始终瞄准世界一流的教育模式,积极学习借鉴,努力比照赶超。正因如此,他们才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准,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衡量教育现代化的标准。这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一流的教育和人才,才能建成一流的世界强国,必须以一流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式,以及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科研水平,培养一流的强国人才。我们要在目前创建“双一流”高校等各项教育发展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和合作,加大学习和赶超国际先进教育的力度,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教育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