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沈良|张謇与沈寿:荡气回肠的情感世界发表时间:2024-09-27 09:00 中国刺绣绵延铺陈。4000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在服饰上刺绣,历经朝代变化,宫廷刺绣雍容华贵,民间刺绣争奇斗艳,到清代,四大名绣更是把刺绣推向了极致。苏绣精细、雅洁,湘绣鲜艳、豪放,粤绣饱满、浓郁,蜀绣精巧、神奇,四大名绣尤以苏绣为盛。 苏绣为盛,史有传承。苏绣前承顾绣,后有创新,其承转人物,必须说到吴县女士沈寿。沈寿(1874—1921),原名沈云芝,字雪君,号雪宧,1874年生于苏绣发源地苏州吴县。其父是一位古董商,酷爱文物收藏,富有文史素养。7岁时,在姐姐沈立带领下学习刺绣,习后十年,便成了苏州小有名气的刺绣能手。20岁时,与能书善画的浙江举人余觉结婚。30岁时,沈云芝绣了“八仙庆寿”等作品,为慈禧太后70岁寿辰祝寿,慈禧大加赞赏,给余觉、沈云芝夫妇赐赠“福、寿”两字,沈云芝因此改名沈寿。同年,沈寿受朝廷委派,远赴日本考察交流刺绣和绘画艺术,回国后被任命为清宫绣工科总教习。 《雪宧绣谱》是沈寿绣技的集汇。成此书者,必须提到南通状元张謇。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教育和慈善事业,开辟出多条他人未走之路。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说过:“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通张謇纪念馆时称赞张謇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民营企业家的先贤”。 张謇识沈寿之能,举沈寿之才,与沈寿共同谱写了《雪宧绣谱》,在荡气回肠的情感世界里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才子才女立论立史的绝唱。 一、张謇与沈寿精神层面的知心神通 张謇与沈寿知心神通,张謇欣赏沈寿的才、德、能。沈寿欣赏张謇的业、艺、神。 1、江宁府辩艺相识 1910年6月,清末“新政”第一次官商合办的全国物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江宁城隆重开幕。张謇身为大会审查长,美术馆几幅精彩的刺绣作品引起了他的注意。有一堂传为露香园绣、董其昌书的十二帧屏条。露香园顾绣为世所推崇,传世很少,对于传统艺术有极高鉴赏力的张謇也一时难辨真伪。还有几帧新绣极为优美精致,让张謇颇为喜爱。一幅名为《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的作品则令张謇更为惊讶,作品将意后形象表现得神形逼真、栩栩如生,使张謇顿感耳目一新。打听后方知这幅作品连同前面的几幅山水、人物均出自清廷农工商部绣工科总教习沈寿之手。南洋劝业会请沈寿任国绣审查,张謇见到沈寿,除了称赞她的刺绣绝技外,就是请她鉴定那堂董书绣屏。刚打开第一帧,沈寿即从针法上判定这是露香园顾绣无疑,张謇对沈寿深厚的艺术功力深为服膺。 绣品审查官沈寿是劝业会中“权舆审查国绣”的唯一女官,沈寿自己的绣品《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也在京畿馆展出,沈寿的言行举止更加引人注目。在总审查官张謇鼓励下,评审工作如期完成。结果公布以后,大家都很满意,沈寿在刺绣作品评审中,工作耐心细致,态度严正公平,并有精确鉴别各种刺绣的能力,所以为与会的同行所敬佩。所有官员和刺绣匠师们也都反映沈寿“精核持正”,所以“为所否者亦翕然”,那些即使是自己的绣品被指出缺点而遭否定的刺绣匠师,也都心悦诚服。 2、燕京都识能相知 沈寿在南洋劝业会期间评审刺绣工作的出色表现,给张謇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沈寿在南洋劝业会将绣品审查完毕,回到北京绣工科授艺。她在劝业会期间出色的工作成绩,使张謇很满意,也很器重她的才华。沈寿也感谢总审查官张謇对自己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对张謇谦逊的态度、渊博的学识和领导工作的大家风范十分敬佩。江宁初识,为他们今后的友谊打下了基础。期间,张謇委托绣工科为南通培训绣女,沈寿也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年六月,北京召开中央教育会议,张謇是中央教育会长。利用会议间隙,张謇专门走访了沈寿,感谢绣工科为南通培养绣女。张謇的到来,令沈寿感到很意外,夫妻俩立即迎上前热情接待。这次他们京城相聚的时间很短,临别前,张謇看望了委托绣工科为南通培训的两名绣女。这次短暂会晤使张謇看到余、沈夫妻的管理能力较高,绣工科教学秩序井然,刺绣工场的产品也很丰富。会晤使余、沈夫妇感受到张謇的真诚关怀,也为他们今后携手合作发展刺绣事业奠定了基础。 3、南通城举才相会 1913年,兴办女子职业教育成为张謇的一项重要考虑。中国妇女普遍熟悉刺绣,如能教习她们提高技术,绣出精品,就能帮其掌握谋生技能,实现女性的自立自强。因此张謇决定建立一所刺绣学校——女工传习所,而教师人选他首先想到了沈寿。其时,沈寿虽然“固已名满国中”“又复声流海外”,却是与丈夫在天津生活过得十分艰难的时候。沈寿在天津收到张謇的南通女工传习所主任聘书时,还接到四川某地的高薪聘请。她考虑南通兴办实业教育生机勃勃,有利于传艺,又敬佩张謇的创业精神,就辞谢了四川方面,来到南通任职。 张謇与沈寿的相识源于事业,在共同的事业追求中、学术追求中、艺术追求中,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张謇与沈寿互相欣赏对方灵魂深处的高尚、思想层面的高洁、艺术方面的高雅。心有灵犀,精神共鸣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深层基石,因此才有了张謇与沈寿精神层面的进一步延伸,使他们拥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张謇与沈寿精神层面的知心神通,是心灵相通的碰撞,是心情守望的交融,是心意呼应的承诺。 二、张謇与沈寿学识层面的知音神会 张謇把沈寿请到南通,把南通的职业教育与刺绣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1、明教艺女工传习 张謇在南通创办女工传习所,对于沈寿刺绣艺术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南通女工传习所与沈寿曾经任职的农工商部绣工科和她在天津自办的“余沈寿教绣处”绝然不同。农工商部绣工科的教学对象是皇宫贵族和高官家庭的女子,她们学习刺绣只在休闲,不是为了生计。天津“余沈寿教绣处”规模很小,学费便宜,学生在绣品售出后可得余利之半的津贴,可见无论教绣的沈寿还是学绣的女子都只是为了糊口而已。所以,无论是农工商部绣工科还是天津“余沈寿教绣处”,都谈不上传承沈寿精妙绝伦的刺绣艺术。张謇创办女工传习所与前不同。沈寿到任后,扩大规模,改善条件。确定一年速成班、两年普通班、四年刺绣美术班和五年研究班并举的学制,使普及与提高、谋生计和传承艺术得到了较好的结合,从而保证了女工传习所旺盛的生命力。优秀弟子在教学中成为沈寿的得力助手,从而使沈寿开创的沈绣艺术代代相传。 南通女工传习所第一届学员毕业照。张謇(前排中)、沈寿(前排右二) 沈寿不仅是位杰出的刺绣艺术大师,而且是名出色的教育家,她开创了我国刺绣教育的先河。沈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母女口口相传和师徒一对一传习的陈规教法,让刺绣不再单纯按画刺绣,而是要求学生把被绣物放在面前观察,对照实物来绣。沈寿学刺绣注重写生的教育方法,是中国传统刺绣教育中从来没有过的。对于这种开创先河式的创新,我国著名美术大师刘海粟曾有过高度评价。他赞叹说:“中国第一个画素描的,不是我刘海粟,而是沈寿。她是用绣针画出的素描。” 2、研绣艺瑰宝传世 沈寿有三件人像艺术刺绣最著名,这就是《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耶稣像》和《倍克像》。《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展于1911年,意大利为庆祝统一150周年,举办万国制造工艺博览会。沈寿刺绣的意大利国王和王后像,并立陈列在中国馆的大厅中央。绣像刺针特别精细,人物形象逼真俨如真人,其面目更是生动传神。意大利国王亨利和王后爱丽娜闻讯也专门乘车前来观看,见绣像欣喜不已。 沈寿绣《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 《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获得“卓绝奖”和“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绝奖凭”。自此以后,中国沈寿的艺名跨越国门,名扬世界。 沈寿绣《耶稣像》 沈寿绣《倍克像》 《耶稣像》是苏州著名画家颜文樑提供的油画绣稿,沈寿来南通前已绣了大半,为加快绣品的速度,沈寿还挑选一些刺绣基础较好的学员协助刺绣,她们在刺绣实践中也提高了绣艺。预展《耶稣像》等作品时,南通各界人士闻讯纷纷前来参观。一时,人潮如涌,齐声共赞传习所师生的绣品。《耶稣像》被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授予唯一的金奖,名传天下。一个世纪过去了,至今没有一个人能超越。《倍克像》是1919年沈寿病休中绣成的,曾在美国纽约第五街南通绣织局纽约分局与《耶稣像》一起展出。因绣像精美,为广大观众所注目,报道称绣像中的倍克能与传说中的美丽女神维纳斯相媲美。倍克本人知后,从西海岸赶到纽约,寻到中国店参观。整件绣像置于精美的像框之中,熠熠生辉。 女红传习所学员在学习刺绣 沈寿来到南通传授刺绣,在世界大赛上连中大奖,女工传习所的刺绣获奖意义深远,使张謇进一步认识沈寿,她不但自己刺绣水平高超,能绣出精美的杰出绣品,而且也有较高的组织管理才干。同时沈寿敬业的绣德也给张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体质较差,为了赶绣展品,自己带头苦干,为全所师生树立了榜样。张謇拟给沈寿加俸,可是沈寿不同意,她认为南通重视刺绣的人尚少,办传习所的资金出自张謇个人,而张謇的事业较多,她看到张謇负担的教育、慈善、文化方面的事业众多,因个人经费不足,多次鬻字筹资,沈寿看在眼里敬在心中,恨不能女工传习所马上就自给有余,因此,更加不愿为自己加薪了。 3、成书艺绣谱传承 张謇与沈寿在学识层面的交往中有三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创作《古观音》绣像,建造《赵绘沈绣之楼》,共谱《雪宧绣谱》。张謇选用《古观音》像给沈寿作绣稿,是看中这件作品原是陈洪绶所画。陈洪绶,浙江诸暨人,其作品被后世所推崇。沈寿运用这件作品作绣稿时,有张謇亲自重写的作品题目和跋。张謇全部用端庄的楷书书写。整件作品有390多个楷书文字,沈寿刺绣得十分仔细,即使绢绢小字也俨如原笔写就。沈寿对张謇的书法有深入研究,掌握了他书法艺术的特点。三个绣印也有不同特色:沈寿之名用阴文绣成,张謇之名以阳文绣印,“南通女工传习所”阳文篆字方印。古观音像面带笑容,目光和善慈祥。《赵绘沈绣之楼》是座三层小楼,1918建造,楼内收藏有观音像、书画和沈绣。张謇题写此楼名,意为本楼中以元代赵孟頫的字画和当代沈绣最珍贵。沈寿刺绣的《古观音》《四罗汉》,沈立刺绣的《观音大士》像等优秀作品,都曾在这里和瞻敬者见面。 沈寿为发展我国的刺绣事业,殚精竭虑,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张謇“益惧其艺之不传而事之无终也”,他认为“一人绝艺,死便休息而泯焉无传者,岂不以是?……岂非生人之大憾,而世之所谓至不幸。”因此,张謇在沈寿“病而剧的情况下”愈发感到抢救其“绝艺”之迫切。张謇决定亲自为沈寿撰写绣谱。此时,张謇已是67岁的老人,他不顾年事已高,在沈寿的病榻边,“积数月,而成此谱。且复问,且加审,且写稿,如是者再三,无一字不自謇出,实无一语不自寿出也。” 张謇所题《雪宧绣谱》 1920年,《雪宦绣谱》由南通翰墨林印书局出版。绣谱除序言外,分为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8节。全书最重要的是“针法”一节,这也是对沈寿毕生从事刺绣技艺的技术总结。张謇帮助沈寿将苏绣针法进行了科学分类并加以系统化,初步整理为18种,其中协针、施针、旋针、散整针、虚实针等5种是沈寿独创“仿真绣”中的主要针法。对传授刺绣经验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雪宦绣谱》篇幅不长,字数不过万余,但内容十分丰富,论述透彻深刻,是我国刺绣史上最完整、最全面、最实用的第一部工具书,并成为我国现代刺绣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一个倾刺绣大师毕生实践之所有精华,一个以状元之学识与文笔如实记录,提炼升华,编撰出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刺绣艺术经验的专著《雪宧绣谱》。 张謇是个才子,沈寿是个才女,惺惺相惜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人性沟通的人文基础,是士大夫情怀的外在表达。张謇与沈寿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对知识的渴望,又秉承了对事业和文化的追求。在对教育的探讨中,在对艺术的研究中,张謇与沈寿共同推进了刺绣艺术走向巅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留存了宝贵财富。 张謇与沈寿学识层面的知音神会,您两眼极目,能感受其光亮;您双耳远闻,能感觉其回响;您鼻息所畅,能感触其温暖。 三、张謇与沈寿情感层面的知己神往 张謇与沈寿在情感世界、精神世界里流淌着动人心魄的佳话。 1、发绣谦厅绕青丝 沈寿病重,张謇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时刻关心沈寿的事例,在张謇的日记中俯拾皆是。多年来沈寿受到张謇细心关爱照应,即使张謇外出,沈寿能看到他捎回的便笺、字条或手抄新诗,自会感到温暖。这种关爱照应已胜过自己的亲人,沈寿只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经常生病,无法正常工作,给张謇添累。 张謇很重视沈寿身体健康,将她生病作为重要事情记入自己的日记。首次是1917年4月9日,自此以后直至1921年5月,前后五年没间断。这些日记虽然记录简要,但可以清楚地看到沈寿病史和张謇的问药情况。张謇对病中的沈寿百般呵护,可谓无微不至。张謇在1921年农历五月三日沈寿逝世的当天,在日记中有一段十分痛惜的话:“抚尸尚微温,怆痛不可言。……忆雪宧自丁巳四月上旬病传血,五月下旬至谦亭养病,六月七日愈,七月中旬回传习所,复病,八月下旬复移谦亭,十月、十一月上旬连病,随愈随病,随病随愈,戊午正月六日以濠阳小筑借与养病,庚申八月廿四日移绣织局,先后五年。生活与药为进退,而中医、西医药方几厚二寸,迄不获效。哀哉,世安得更有是人也。” 张謇与沈寿的交往,留下了大量文字,其体贴之备至、情感之真挚,令人十分震撼,甚至足以引起一些人对他们之间关系的种种揣度和丰富想象。 谦亭是南通博物苑东侧沿濠河建筑的一所小院。谦亭之名,应据《尚书》名句“谦受益”而得。1917年4月,张謇将谦亭借沈寿养病。沈寿在谦亭养病时,向张謇要了“谦亭”两字,用头发代替绣线绣字。沈寿要将内心对张謇的崇敬之情,通过头发刺绣到字中回敬给他。张謇见发丝绣成的“谦亭”时,非常惊奇,绣成如此珍贵作品,内心很是感动,赋就一首长诗表示感谢。诗前序:“雪君发绣谦亭字,为借亭养痫之报,赋长律酬之。”赋曰:“枉道林塘适病身,累君仍费绣精神。别裁织锦旋图字,不数回心断发人。美意直应珠论值,余光犹厌黛为尘。当中记得连环样,璧月亭前只两巡。” 2、沈绣瑰宝传后世 沈寿在北京、天津、南通广授绣艺,拥有众多弟子,而且其中也已有在国际获奖者。所以无论从其艺术风格的独特、其作品所达到的水平,还是从其形成的一支颇为壮大的队伍,都足以独树一帜,自立于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之林。1918年农历九月,张謇在南通狼山观音院建造的“尊藏大士像楼”落成,张謇将此楼命名为《赵绘沈绣之楼》,亲自题匾,这就开始有了“沈绣”这个名称。张謇将沈寿的绣品提高到了与历史上的书画大家赵孟頫的画作平起平坐的地位,认为“赵绘”“沈绣”两种作品才是这里最值得称道的艺术品。狼山是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是个吸引外地游客的旅游圣地,张謇此举,无疑促进了沈绣声名远播。由于张謇的努力,沈绣从此名垂青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张謇,也就没有沈绣。 沈寿也了解到一些有关南通博物苑的收藏情况,有许多原本在民间可能散失毁弃的珍品,在那里得到珍视和妥善保存。自己已病成这样,可能来日无多,丈夫余冰臣这几年越来越疏远,这些珍贵的刺绣等物品能否留下来,实在为之担忧,若是他手中没钱了,完全可能将它们变卖出去,倒不如赠给南通博物苑永远保存收藏,于是沈寿作出决定:将这些珍贵刺绣和奖品全部捐给南通博物苑。她怕丈夫余冰臣知道后不同意,还可能闹事,干脆在他不在房间的时候,向哥哥、姐姐讲了自己的心思。对此,张謇知道了十分感动,见沈寿在病危气衰之际,还一心挂念着自己心爱的刺绣事业,其崇高的思想境界感动得张謇热泪盈眶。沈寿逝世不久,沈立和沈右衡根据其生前遗愿,将《耶稣像》等物品送往南通博物苑,该苑负责人收到后立即登记造册送入库房。因事关重大,还具专函报告县政府备案。沈寿所捐遗物主要有:慈禧太后授四等商勋章、意大利国王赠予的金钻表各一件,刺绣《耶稣像》《倍克像》《三猫绣》各一件。 3、神秀狼山陵相望 沈寿愿葬南通,并不是一时激动的主意。沈寿早为自己身体担忧,有愿葬在南通,故在狼山游览时,遥指此荒山表示将来愿葬于此,其时也是沈寿的归心所在。正因为沈寿身前有此表示,故张謇特为她在黄泥山选了一块向阳平坡地。沈寿逝后,根据其生前遗愿,公葬于黄泥山东南麓。“九月十日,治沈寿公葬”,来祭祀人员众多,除沈寿学生和生前好友外,南通各社会团体都派代表前来参加。 张謇作黄泥山《地卷》,写道:“中华民国男子张謇,有地八十三方丈强,在南通黄泥山之东南麓,割为美术家吴县沈雪宧女士墓兆。背有山幢,面有沟玦,沙有皋衡,流有窦泄;有畷者枑,有巍者阙;狼峰军峰应其秀,龙阜虎阜拱其穴;是惟女士主,人若樵与牧,有禁在明;幽若精魅亦不得犯义而侵越。敢告司士,守此无缺。”平日文思潮涌,一岀手就能洋洋千言的状元公,这次为这区区不足120字的短文,竟整整用了一天时间,可见张謇此时为失去沈寿心中的怆痛不可言状。张謇哀书挽联:“真美术专家,称寿于艺,寿不称于名,才士数奇,如是如是;亦学诗女弟,视余犹父,余得视犹子,夫人为恸,丧予丧予。” 著名学者章开沅在《张謇传》中曾这样评价沈寿:“她不仅是用手用脑,而且是用心血用生命。她已经与刺绣融为一体,因此便忘记了生死,当然更忘记了个人身世的不幸。她一生追求真善美,她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她把自己短促的生命化作美,这美不仅是她的绣品,而且也是她的人品。”沈寿真知者莫若张謇,他们的友谊感天动地。 张謇说过:“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山灵。”啬园是张謇长眠之地。张謇生前为自己选此灵寝之所时,曾与人言:此地北枕城垣,南面长江,我愿长息此地,把长江当供桌,狼山作炉台,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为烛台,我将依江面山福佑子孙后代。 安卧黄泥山的沈寿寝地,啬园遥望,相伴五山。静守啬园的张謇先生,黄泥山相对,五山相伴。 情感层面的相怜、相守、相望,缘于纯洁高尚的追求。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一个40多岁的女子,因为精神的相通,因为事业的相求,因为情感的相守,才能够让他们摒弃世俗的偏见,而敢于勇往的前行,谱成一段绝唱。这种情感的交流,有对世俗的蔑视,也有内心的挣扎,更有高尚情操的左右,而没有变为世俗小人的口中故事。 张謇与沈寿情感层面的知己神往,是一种撼人心魄的美,那是白雪飞舞的美,空中有白雪飞舞的淡香;那是寒梅吐蕊的美、空中有寒梅吐蕊的清香;那是梨花纷飞的美,空中有梨花纷飞的雅香。 张謇不是神,张謇是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大写的人,正是他深厚的人文情怀,让他踏踏实实的在南通这块土地上,兴实业,办教育,行慈善;正是他深厚的人文情怀,使他勇毅力行,追求人生、事业的真、善、美。可以对张謇有很多揣测:对状元公来说,张謇多一房女人是无所谓的事。可以给沈寿编很多理由:丈夫背信弃义让她失望,张謇关心呵护让她感动。但张謇与沈寿的内心,更丰满的是艺术的追求、是理想的渴望、是精神的依恋,而不是人生的依附。这样的情操、这中的美感、这般的诗意,才是张謇与沈寿能在一起奏响的荡气回肠的绝唱。 张謇与沈寿荡气回肠的情感世界,那是一种精神互勉的心灵交流,那是一种才艺相惜的学识交往,那是一种神思守望的情感交心,知己难得稀百年,知音难觅恒千古。 注释从略 作者系江苏省张謇慈善研究中心副主任,南通市慈善总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