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平|在攀高求远中亲历新世纪十年文博工作——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忆旧

发表时间:2024-06-24 08:00作者:黄振平|在攀高求远中亲历新世纪十年文博工作——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忆旧

时过20年,再回到南通博物苑,回顾百年庆典时一个个文化空间:新展馆耸立,三个老馆焕然一新……当时公开或内部出版的《跋涉百年——南通博物苑百年发展史》等一系列书刊资料,特别是苑庆结束后及时结集出版的16开本厚厚一本《百年事业从头越——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活动纪实》放在我的案头,组织开展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活动的一幕幕场景如电影般闪过。


图片


一、定位

百年苑庆的起因,还得从南通市政府改造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市区濠南路说起。2001年春夏之交,濠东路改造工程启动,南通博物苑北立面面貌一新。到举办第一届港口经济洽谈会时,这条路一下子亮丽起来。历史空间经过更新改造,成为来通观光客和本地人乐意去徜徉的一个崭新地标。市领导和广大市民从这件事中深刻领悟了文化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于是,其时已有96年历史的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提到了议事日程。2002年1月22日,受市委、市政府委托,我随季金虎副市长专程赴北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当时分管博物馆工作的董保华副局长听取了汇报。董副局长建议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来联合举办庆典活动,并表示国家文物局会全力配合并参与联办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取赴京汇报后,一方面积极规划建设博物苑新展馆,一方面拟定百年庆典筹备工作。随后,省政府张桃林副省长到南通博物苑进行专题调研,听取市政府工作汇报。后来,季金虎副市长又带领我们到省政府当面汇报,得到了张桃林副省长、朱步楼副秘书长的赞同。省文化厅和市政府联合向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省政府呈文,提出联合主办的请求。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和省政府梁宝华省长先后作出批示,同意省文化厅和市政府的请示。2003年初,季金虎副市长、省文化厅王慧芬副厅长又带我们赴京向孙家正部长汇报。孙部长提出了庆典活动要隆重、热烈、简朴,注重学术性的原则要求。关于庆典活动的名称,新上任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又亲自协调,听取吴良镛、苏东海等知名专家的意见,最终定名为“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活动”。随即,开始搭建组委会,确定由孙部长、单局长和梁省长担任组委会主任,省政府唐建副秘书长又协调有关方面提出了组委会详细建议名单,一个高规格的组委会终于适时组建起来。吴良镛、苏东海等苑庆顾问也先后接受邀请,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也陆续确定下来。

庆典活动到底应当有哪些具体活动组成?南通博物苑、市文化局先后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初步确定主体活动由纪念大会、中外博物馆馆长高层论坛组成,另外又策划、设计了在南通博物苑设中国博物馆史馆举办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展览和南通博物苑百年展览的开展、新展馆开馆、邮票首发式、征文、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活动。这一方案不断被修改、完善,先后十几易其稿,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省文化厅等讨论、细化后,得到了三个主办单位批准同意。筹备过程中,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等先后到南通调研、指导,又确定在庆典期间同时举办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南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庆典活动最终确定为国家级活动、国际性会议,这是南通历史上第一次高规格、高层次、高水平的会议和活动。

图片


二、筹办

屈指算来,从提出百年苑庆议题到成功举办活动,整整经历了3年多时间,2005年初进入实质性庆典筹办到正式举办也有10个月时间。2004年5月底,南通博物苑新展馆开工建设,当年底工程主体结构封顶。次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和统一部署,以市文化局为主,全面展开各项具体筹备工作。正月初八春节后一上班,市委罗一民书记、市政府丁大卫市长等市领导就视察新展馆工地并听取苑庆筹备工作汇报。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在早些时候,市文化局也成立了相应的具体工作班子,并召开大会动员。这以后,市委副书记黄利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小平,副市长季金虎经常在市委宣传文化领导小组一起讨论具体工作方案和活动进展,罗一民书记、丁大卫市长直接过问,季金虎副市长经常到建设工地视察,督促工程进度和质量。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等部门和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等国家级学术团体自始至终指导、参与苑庆各项筹备工作。市财政确保基建和维修工程建设经费。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也从议案办理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工作班子确定了2005年苑庆前的三个高潮。一是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举办一系列活动,开始预热造势;二是7月16日在南通第一套邮票《博物苑》首发式上,掀起新一波高潮;三是9月8日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启动全国性新闻宣传热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凤凰卫视等驻京媒体记者应邀出席了新闻会,向海内外发出庆典活动消息。特别是,《中国文物报》一方面浓墨重彩地宣传南通博物苑和中国博物馆事业一百年成就,一方面又集中力量,与中国博物馆学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大型征文活动,并在当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了《博物馆的记忆与想象:“百年文博----我与博物馆”大型征文活动文萃》。

与此同时,市文化局各筹备工作机构高效运转起来,各部、组的工作有条不紊地逐一展开。按照庄重、热烈的要求安排纪念大会议程,高层论坛的海内外来宾一一确定,文艺晚会确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民间歌舞为形式,一个个节目策划、创作、排演起来。南通博物苑历史保护区各维修工程相继展开、陆续完成。近20篇文稿由全市文化系统的“秀才”们起草完成,新馆老馆的布展方案紧锣密鼓策划、设计、实施。一项项工作项目,一个个工作部组,进入倒计时。

随着筹备工作按时点推进,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先是每两周开一次工作例会,检查工作进度。到最后一个月,每周开一次,必要时随时碰头会商。临近苑庆时,市里两次议定调整活动日程安排,市文化局随即召开局长办公会,迅速传达、贯彻落实。到苑庆前几天,我桌上的两部电话与手机常常同时响起,第一时间接受一个个指令,又第一时间快速发出一个个信息,高效处理并集散好市委、市政府与局内各部组的最新信息。

2005年必然是文化大年。市文化局提出要有大手笔、大作为,要出大形象、大影响。苑庆筹备要立足自我、力争外援,通过活动锻炼工作队伍、推动事业发展。尽管要求高,与港洽会同时举办又增加了难度,但全局上下、整个文化系统发扬攀高求远、超越自我的南通文化精神,人人都形成了“我们没有经验,但我们有敬业精神”的信心和勇气。从南通博物苑到环濠河文博馆群再到“文博之乡”,从文博事业快速发展到文化事业跨越发展再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筹备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每一个工作项目越来越细化深化,具体细节问题一个个被提出来又一个个被关注、被解决。庆典礼品虽小但也不是一件小事,时间上来不及招标,我们与承制单位一起策划、创意。把纸镇作为礼品,有文化意味,选用红色昭示吉庆,镶嵌邮票提升了附加值,能永久珍藏。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第一次发送,众口一词:好!殊不知,连百来个文字都是我们一个字一个字仔细地斟酌过的。

善于借助和利用外力外脑,一直是整个筹备工作中的重要思路。苏东海是国内博物馆学知名专家,我们专程赴京邀请他担任了苑庆顾问,同时希望他能为百年博物苑撰写专文,他欣然答应。结果不但多写了一篇,还到南通来给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各部委办局负责人讲学。他说,我在国内外讲过多少次学,但给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辅导还是第一次。据了解,把繁荣和发展文博事业作为中心组学习主题,确实在国内城市还是第一次。

通过筹备,媒体聚焦南通大文博、大文化,关注南通大发展、大繁荣,而市民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南通、文化的南通以及和谐的南通。2005年8月,在筹备工作关键时点,孙家正部长在京听取罗一民书记、黄利金副书记汇报后,肯定了南通的周到、细致的筹备工作。近300名来宾的抵离时间一个个确定的最后关头,传来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同志给庆典活动的贺信,参与筹备工作的每一个成员疲惫的脸上个个都绽露笑容。

图片


三、邀请

庆典活动邀请客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市主要领导反复嘱咐文化部门负责同志请人要精,但层次要高,我提出了可以邀请国际博协(I COM)主要官员出席庆典。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反复酝酿,制订详细的邀请名单,并列出重点。安来顺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一名中层干部,曾经在中国博物馆学会工作过,在国际博物界颇有知名度,有广泛“人缘”。我们从正在南通考察的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处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与其取得联系,并把我们想邀请国际博协(I COM)新任主席阿莉珊德拉·卡敏斯女士、秘书长约翰·兹韦莱夫先生,亚太博协主席张仁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官员的想法告诉了他。他表示尽管有难度,但一定会尽力帮忙。但他当时正忙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学业非常紧张,我们一次催、一次次地问,连自己都有点感觉过意不去了。还好,安来顺不厌其烦,答应一边考试,一边联系,并安排学习一结束就到南通,现场开展工作。当我们在机场接到安来顺博士时,他也带来了国际博协和亚太博协官员初步答应参加纪念大会和高层论坛的消息。我们迅速通过Email与之展开联系,一直等收到回函才放下了心。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一直未能定下来。我们又一次开始了“热线电话”的联络。安来顺要我们分别给教科文组织驻中国(朝鲜国、日本国、蒙古国、大韩民国)代表处3名官员发函,代表处终于答应派出杜晓帆博士来通参会。虽然亚太博协主席张仁卿最终另有公务未能出席庆典,但国际博协两位主要官员分别从巴巴多斯、法国巴黎赶来南通赴会。9月23日晚间,当罗一民书记、季金虎副市长在南通兴东机场接到国际组织这三名“重量级”官员后,我们脸上露出欣喜笑容。

中外博物馆馆长高层论坛是庆典活动的主体活动之一。因为要求与会者携带论文来参加论坛,工作周期比较长,年初活动总体方案一确定,就开始了紧张的论坛筹备。我们向海内外发出的第一批邀请函,就是以高层论坛名义的。而办这样的高层论坛,我们当然希望国际上著名的大博物馆馆长来参加会议。我们通过Email与一些大馆名馆取得联系,但一时间没有得到良好反馈。原来,这几个大馆馆长已经答应了参加故宫博物院的八十年院庆论坛。我们不灰心,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就做一万分的努力,继续通过各种途径表达邀请的热切。听说在美国有个南通人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熟识,便一次次地发电子邮件联系。馆长被我们的热情感动,但确实来不了南通出席论坛,也向大会发来了贺信。柏林博物馆副馆长汉斯·马丁·辛次是德国一名资深博物馆学专家,他第一个回复参加论坛,令我们非常感动。但德国人办事很严谨,对一些细节考虑得很多、也很周到,我们10多次地联络,终于敲定了所有细节问题。通过省文化厅和南通市外事办公室,我们又邀请到了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政府博物馆图书馆部长和芬奇博物馆长以及友城日本丰桥市自然史博物馆正副馆长。原光枝原是日本丰桥市政府一名外事官员,新履自然史博物馆副馆长职,庆典活动上我们重又相见分外高兴。2004年我到日本丰桥市访问时,曾专门向丰桥市长早川胜介绍了来年举办博物苑百年苑庆的情况。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局长杨淑萍也派出对中国文博和中华文化颇有研究的陈姗来通参会。

国内著名博物馆馆长当然是我们邀请的重要来宾,2005年5月市文化局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办班期间,就与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的秘书段勇取得联系。回南通后我们收到了郑欣淼确认参加论坛和庆典的亲笔回信,令我们喜出望外。专程去到南京博物院,向徐湖平院长发出邀请并请教时,他非但高兴地答应来通并发表演讲,还表示全力协同南通博物苑苑庆活动,需要南京博物院出借什么展品就支持什么展品。当在开馆仪式后看到精品厅展陈的南京博物院珍藏的沈寿所绣《耶稣像》时,我们非常感激徐湖平院长的一片盛情。像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等国内博物馆界知名人士,我们都是一一予以落实下来。

港澳台博物界是我们关注的又一个重点。借随大陆文化行政人员参访团到台湾访问之机,我把邀请函面呈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林曼丽,可惜因为海峡两岸尚存在的一些障碍,至苑庆时台湾方面也没有正式反馈。而我新结识的台湾民间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翁林澄从网上传递来组一个10人团组来通的请求,我们对此非常重视,但因为接待能力有限,我们不得不与之商量适当减少人数。台湾和海外的一些艺术家得悉庆典活动,纷纷表达参会愿望,但因总人数控制,有些我们只得婉拒。访台回大陆途经香港时,我专门拜访两家著名博物馆总馆长,并辗转通过国务院驻澳门特派员办公室文化处长王思平邀请了澳门博物馆。后来,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邱小金女士作为港澳代表莅会。


四、庆典

2005年9月23日,来宾分别在文峰饭店、有斐大酒店和中城大酒店入住后,庆典活动序幕正式拉开。当晚,濠河夜游活动一下子把海内外来宾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水上世界和文化空间。曾经来过南通的和从没有来过南通的,除了感受濠河自然景色外,第一次被“环濠河文博馆群”这个概念震撼了。南通市区每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这是一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数据,从一个侧面让来宾深深折服南通具体而生动的文化实践。

24日上午,当近300名代表鱼贯而入走上南通博物苑南门红地毯时,一下子被新展馆设计者吴良镛、何玉如大师的手笔所折服。随着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文化部长孙家正、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国际博协主席阿莉姗德拉·卡敏斯等“咔嚓”一声剪彩,礼炮轰鸣、彩纸飞旋,中国人办的第一座完整意义上的公共博物馆在新世纪焕发出真正的生机和活力。领导同志、国内外文博界同行们在惊叹张謇当年的文化自觉和创新勇气的同时,更赞赏南通市委、市政府卓越的文化眼光和发展胆略。徜徉在新老馆区,流连忘返于秋色中的囿园,共同感受百年老馆重现辉煌的时代光彩。特别是,国际博协主席阿莉姗德拉·卡敏斯看到南通博物苑当年的刻有“博物苑”三个字的石额时,非常激动,高兴的与孙家正部长、罗一民书记和约翰·兹苇莱夫秘书长等拍照留念。她为南通博物苑题词:祝贺贵苑的百年庆典,期待你们在下一个百年中取得新的成功!

纪念大会在充满喜庆气氛的南通更俗剧院举行。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宣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贺信,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为庆典揭牌。市委书记罗一民、国际博协主席阿莉姗德拉·卡敏斯、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热情致辞,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江苏省长梁宝华先后讲话,孙家正部长最后发表了纪念讲话。会后,李源潮书记、梁宝华省长马不停蹄地又一次来到南通博物苑视察,对博物苑的建设和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以“博物馆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中外博物馆长高层论坛和以“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为主题的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前者是国际性会议,后者是国内博物馆界高规格集会。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把本次庆典活动的学术气氛推向了高潮。原来安排我在中外博物馆长高层论坛上作《博物馆:城市记忆、标志及通向未来文化的桥梁——以江苏南通市为例》演讲,后因时间关系主动撤销。中国博物馆学会力邀我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会前,一些会议代表要求我重点介绍在市委、市政府关心、领导下的南通文博事业发展,我临时发挥,即兴介绍了南通人文历史和文博事业的昨天、今天、明天,引起与会者浓厚兴趣。


五、影响

本次庆典活动影响是全国性的,更是国际性的;是现实性的,更是长远性的;是活动时的,更是活动后的;是文博界的,更是文化界的;是南通博物苑的,更是南通全市的。海内外新闻媒体都比较详细报道了这一盛事和南通文博事业、南通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主要观点,这里做个集纳: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我有十几年没有到南通了,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如此迅速,在我的意料之中,又在我的意料之外,我为南通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的骄人业绩而感到高兴。

国际博协主席阿莉姗德拉·卡敏斯:也许是翻译的原因,我来之前在地图上还找不到南通这个地名,到了南通我才发现这个城市如此之美。我从南通这个小城看到了今天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缩影。在南通的庆典活动太成功了,我与约翰·兹苇莱夫秘书长为你们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福建博物院党委书记黄锡斌:南通把濠河这篇文章做到了极致,环濠河文博馆群太有说服力了,南通“文博之乡”名副其实。我作为南通人感到骄傲。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我是南通人,但二十多年没有来过了,这次我提前来,看了不少地方,也参观了好多博物馆。珠算博物馆是专题博物馆中水平很高的,而蓝印花布艺术馆堪称民办博物馆的成功之作。南通的博物馆人真是太幸福了。

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南通诞生了中国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现在又着力建设“博物馆城”。我为张謇先生创造的南通的过去感到钦佩,更为南通市委、市政府带领南通人民创造的南通的现在、展示的南通的未来感到钦佩!

国际博协执委、中国自然科学博协会理事长李象益:张謇在南通博物苑创办初期就体现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一文博理念和办馆思想今天在南通博物苑的整个展陈中特别是新展馆中得到了比较重要的体现。

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历史保护区内安排中国博物馆百年展览和南通博物苑百年史展,有历史的深度,也很精彩。南通博物苑整体展陈包括新展馆和历史保护区的展陈,可以争取参加明年的十大精品陈列评选。

德国柏林博物馆副馆长汉斯·马丁·辛次:柏林的城市博物馆体系比较系统、比较完整,南通的博物馆体系也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南通可与柏林相媲美。同时,我要为你们的工作所感动,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

中国著名博物学专家苏东海:南通市委、市政府对文博事业的关注、重视,对文博事业的支持、推动,是全方位的、大力度的,南通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相信南通文博事业在第二个百年有更大的发展,也相信南通能继续给中国博物馆事业作出较大的贡献。

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南通博物苑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南通市委、市政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南通博物苑在研究、典藏、展示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也值得故宫博物院学习、借鉴。

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文儒:南通的张謇对中国文博界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南通举办的这次庆典活动对中国文博界也是一次巨大的贡献。李长春同志给大会发来的贺信,对全国文博界是极大的鼓舞。

文汇报社理论部副主任季桂保:没有博物馆,城市将变得贫穷,南通在博物馆方面实在太富有了。

山东省博物馆馆长鲁文生:百年苑庆活动是全国性的庆典,其影响也是全国性的,在国际上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南通为庆典活动创造了现实的经验,值得好好总结,好好推广。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董琦、湖北省博物馆长王红星:百年庆典活动给我们全国文博界提供了一次大规模交流的好机会,没想到南通举办全国性活动、国际性会议水平如此之高,办会经验如此丰富。每天为每一位代表提供《会务须知》,工作太细致、周到了。

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邱小金:南通不但展示了文博方面取得的成就,还展示了文艺方面取得的成就,《江海风》文艺晚会反映地域文化之真、民间歌舞水平之高,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在通期间,国际博协(I COM)主席阿莉珊德拉·卡敏斯女士还访问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和南通珠算博物馆, 并欣然为两个馆分别题词:“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感谢你们安排的这次奇妙参观活动,让我了解了蓝印花布。”“这是一座有深度、新颖的博物馆,非常的有趣和生动。”

在珠算博物馆参观并欣然题词之后,她还特别邀请该馆参加到国际博协中来。

博物苑庆典活动结束后,留下来的大量图文、书刊、音视频档案等实物,国际博协(I COM)主席阿莉珊德拉·卡敏斯的题词,传到海外的图文资料,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并成为未来极具价值的文物。我特意叮嘱文化系统的同事,要及时整理南通博物苑苑庆的所有资料,统一归入档案。当年张謇就拥有很强的档案意识。是的,大型活动虽然结束了,然而,组织苑庆工作中所走过的路、经历的事,弥足珍贵,值得通过物证、档案、书籍留存下来。今天,春夏之交又一个早起的日子,当我再一次回忆,仍能历历在目,特别是借助于资料可以更为清晰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