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大先生》登上紫金文化艺术节,再现张謇的大格局、大情怀

发表时间:2023-10-05 09:10来源:现代快报

从清末状元到近代民族实业家,张謇的故事,直到今天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9 月 19 日下午,2023 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会演之锡剧《大先生》在淮安市盱眙大剧院上演。该剧展现了 100 多年前张謇在盐城大丰开办公司,废灶兴垦、实业救国救民的感人事迹,带领观众重温那段风云往事,感受张謇忧国忧民的大格局、大情怀。


“大先生”的故事,跨越百年依然感人

锡剧《大先生》的故事发生在1918 年隆冬。当时,为了创办“大丰公司”,年近七旬的张謇先生载着一船棉籽,从水路来到黄海之滨,决定与股东们联手开发滩涂。起初,本地居民们以为这些外地人是来骗钱的,在他们盲目排外的影响下,开发计划严重受阻。张謇并没有摆架子,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诚挚地开导感化盐民们,让他们接受经济转型、开垦兴棉的谋生新思路。

当种植事业逐渐走上正轨时,一场特大水灾突然席卷了里下河地区,受灾民众无数。此时,张謇位于南通的大生纱厂也遇上了危机,股东们纷纷退股,种种灾难几乎将张謇逼入绝境。可他还是苦苦支撑着,以泰山压顶不弯腰、山崩地裂不改色的勇气,负重前行。为根治水患,他带着民工们开挖了王港河,终于在茫茫盐碱滩涂开创了沧海变良田的世纪神话。

当剧中的张謇先生变卖家产,借贷买米买柴救济灾民时;当他为了让里下河地区泄洪通畅而四处奔走时;当他唱出:“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相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台下观众们自发且热烈的掌声证明,即便在百年后,实业救国的 "“大先生" 张謇,依然能感动人心,依然是当代人的精神楷模。

“很幸运能在剧院里看到张謇先生的故事,他为大家做了很多好事,而且不求回报。我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初一学生郑泽言告诉记者,以后有机会的话,她还会再来看《大先生》。

用锡剧唱出张謇的大格局、大情怀

锡剧《大先生》由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盐城市大丰区锡剧团共同打造。导演刘军章介绍,创排期间,剧组主创成员多次召开研讨会,剧本几经易稿,《大先生》这个剧名,也是我们经过多次探讨后定下来的。”

在刘军章看来,“大先生”张謇首先有着大格局,“张謇辞官从商的行为,引导着那个时代许多爱国人士投入到实业救国中,他办学校、办敬老院、办幼儿园…… 站在了整个国家发展的高度上,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刘军章说,张謇还有一种大情怀。剧中,张謇带领着大家把盐碱滩涂改造成土地开荒种棉,让当地人过上了更好、更有盼头的生活;当遇上水患,他又变卖家产换来粮食、柴火,让灾民有了安顿之地。”张謇对家乡、对我们整个国家,注入了很多的心血。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戏,能吸引更多企业家回乡投资,带动家乡的发展。"

要把有着大格局、大情怀的张謇更好地展现给观众,演员们付出了不少努力。“在年龄、状态等方面,我个人和剧中的张謇先生其实是有一些不符之处的。”剧中饰演张謇的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副团长汤达告诉记者,为此他深入理解剧本,在表演时更是按照导演的要求精益求精。“演这个角色,让我重温了老前辈们实业救国的精神和活动。”

来自盐城市大丰区锡剧团的演员王晖在剧中扮演周扶九,他透露盐城的锡剧与张謇有着深厚渊源。“张謇当年带了许多启东、海门地区的民众来大丰种棉花,不少吴语系方言地区的群众留在了大丰,所以当地锡剧就有了非常浓厚的文化氛围。”他认为通过《大先生》等剧目的合作,能让南北锡剧联合把锡剧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有幸参加这次紫金文化艺术节,希望锡剧能够开出更绚烂的花。”


来源《现代快报》2023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