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奎 黄为人 董连治|张謇开创了近代中国残疾人事业先河

发表时间:2023-05-16 08:00作者:张友奎 黄为人 董连治

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张謇是中国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民营企业家的先贤。纵观张謇一生,他不仅是伟大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还是伟大的慈善家。张謇先生先后创办了34家企业和20家盐垦公司,建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本集团,同时将盈利用于创办教育和公益慈善事业,并且把残疾人事业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謇个人出资和社会集资,组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盲哑师范传习所、第一所由国人自办自教的盲哑学校、第一家残废院,开创了近代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先河。

图片


张謇开创残疾人事业的起因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早在一百多年前,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就对残疾人格外关心,积极地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成为近代中国残疾人事业第一人。张謇热衷于残疾人事业,这与他经历的时代变革、感受的家庭熏陶、拥有的经济基础、浸润的民本思想和接受的西方思潮密不可分。

为了探寻张謇创办残疾人事业的起因,课题组到南通博物苑、张謇纪念馆、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等地深入调研,并且研读了《张謇传》《张謇慈善实践与新时代南通“慈善之城”建设》《张謇的慈善传承》《雏形——张謇新世界之路》《张謇研究论文选编》等论著,查阅了《柳西草堂日记》,对张謇的慈善实践和理念有了深刻理解,对张謇创办的残疾人事业作了系统研究。张謇创办残疾人事业的起因主要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是时代变革催生残疾人事业。张謇所处的清末民初,是一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年代,社会自治蓬勃兴起。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爱国者和胸襟开阔的士大夫,张謇内心涌动着救国图强、创新自治的冲动。多年的从政经历和地方经营经验使张謇具有清晰的地方自治理念和发展思路,并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到行动中去,体现了张謇“士负国家之责”的家国情怀。他认为“窃謇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足时,惟赖慈善。”张謇不遗余力从事地方自治,也配套发展了国内领先的残疾人事业。

二是家庭熏陶热衷残疾人事业。张謇的父母和兄长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热心于公益事业,他们的一言一行,形成了慈言善举的环境氛围,使张謇从小就扎根于济贫扶弱、乐善好施的朴素思想之中。张謇牢记母亲的谆谆教诲,创办了包括养老院、残废院、盲哑学校在内的数百家慈善公益事业。

三是经济基础带动残疾人事业。“南通教育慈善之发端,皆由实业”。当大生纱厂效益日增之时,张謇在考虑扩大生产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创办教育扶智扶志,创办慈善推进城市文明。据《大生纱厂股东会建议书》记载:“除謇自用于地方及他处教育、慈善、公益可计者一百五十余万外,合叔兄所用已二百余万,謇单独负债又八九十余万。”正是经济基础的不断夯实,张謇对慈善公益的持续投资,才实现了他建设慈善王国的崇高理想,构建了中国近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辉煌基业。

四是民本思想浸润残疾人事业。张謇出生于一个数代以农商为生的家庭,从小就生活在社会下层,常常跟着父母下地劳动,同人民群众朝夕相处,深刻了解民众的疾苦,尤其对苦难深重的残疾人感同身受,从而养成了民本意识,立志要为民生事业多尽义务、多担责任、多作贡献。张謇一生“散尽千金,服务民生”,创办了前所未有的残疾人事业,他却谦逊道“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

五是西方思潮助推残疾人事业。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痛感学习西方重要性。张謇也曾去国外考察,探索西方慈善思想和建设。1903年,张謇应日本国驻中国江宁领事天野邀请,东游日本时看到了日本的慈善公益事业,尤其是参观了京都盲哑院,对他后来创办狼山盲哑学校很有启发。

纵观张謇,既有儒家的仁爱思想,又有西方的财富观念,同时又实现了超越:“他不喜欢有钱人,却又努力成为有钱人;别人有钱是为了全家享受,他有钱是用于慈善公益。”

1916年3月20日,张謇在残废院建成开幕演说词中说“惟念天之生人,最贫苦可闵者莫如残废……恐残废者之老死相续而不及待也……”“近山残废之穷民,始于每年香市时,乞钱为活;久之而非残废者,以乞之可得活也,效焉;又久之而非残废,并不以乞为活者,亦效焉。是以三四十年前香市时,山路之丐一二百人耳,近乃成千。卯且不必香市,春夏及秋,各占一席地,坐卧饮食于兹。且率其幼稚子弟,奔走号乞一若乞丐,即其谋生之事业。”由此可见,狼山曾一度成为残疾人和健全人共同乞讨的聚集地。

南通狼山是全国八大佛教小山之一,前来敬香者众多。张謇看到这些残废者:“香客若钱绌而不与,则相率环而嬲之,逐而之。盲哑之乞甚有扭而拉者。恶习中人,恬不知耻。夫残废而乞,其可哀在身。非残废而乞,率子弟而乞,以乞为乐,则可哀在心矣。是岂地方之自治之所应有,人道主义之所宜然。”张謇觉得残废者为生计而充当乞丐情有可原,但有时乞讨不成,有强讨硬乞行为则不可取也。这既影响了地方自治的名誉,也不属于人道主义之行。为此,张謇萌生了兴办残废院、盲哑学校的意向,让残废人有生存的住所,让盲哑残废人有接受教育和学习技艺的机会,把残废人培养成为有自养能力的人。


图片


张謇身体力行创办残疾人事业

1903年,张謇去日本参观大阪博览会,应邀考察了日本京都盲哑院,开启了对中国盲哑人教育的新思索,并将特殊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一体设计,提出了如何发展特殊教育的新颖见解。

1907年张謇上书江苏按察使朱家宝,劝公捐资兴办盲哑教育。同年,他在信函中写道: “盲哑学校者,东西各国慈善教育之一端也。教育识字母,习算术,教哑如之。入其校者,使人油然生恺恻慈祥之感,而叹教育之解以人事补天憾者,其功实巨。”根据当时西方人的调查,每千人中有盲哑二人,依此计算,中国四万万人中起码有八十万盲哑人。而当时的中国除英、美、德传教士开设的几所盲哑学校外,“求之中国,绝无其所”,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盲哑累累,教育无人”的境地。

为此,张謇决定学习中外先进人物,捐赠部分家资,兴办盲哑学校。1911年到山东烟台考察传教士所办盲哑学校,意识到发展中国盲哑教育事业,要从培养盲哑人教育师资入手。1912年,张謇正式筹设盲哑师范传习所和盲哑学校。于是,张謇频繁同地方人士和社会名流商讨学校的规划建设,筹集建设资金。在盲哑学校创办中,除张謇从实业分红中拿出了部分,张謇的三兄张祭,社会贤达人士瞿仰之、顾淑基等人也提供了大力支持,不足部分,张謇在南通等地报纸上刊登启事,为学校鬻字筹款。

张謇具有开放思想和世界眼光,认为要创办盲哑学校,首先必须解决师资问题,如请外国教师,不仅资金花费大,而且不一定随时请得到,即便请来,因语言不同而教授多有阻碍。因此,张謇决定在盲哑学校未办之前,先创设盲哑师范传习所,以此为阵地培训盲哑教师。在培训盲哑教师时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教学成果,比如盲文是法兰西人于十八世纪始创凸字以教盲人,其后推广到巴黎盲校,而后传到中国,加以改进形成盲文。1915年,张謇借南通博物苑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狼山盲哑师范传习所,学期一年,首批学员9人,学成后成了盲哑学校首批教员。陆续毕业的学员到全国各地兴办盲哑学校,点燃了更多盲哑孩子的希望。其中,王秉衡成为解放后南通市盲哑学校首任校长,李淑萍成为南通县聋哑学校首任校长,张遐龄成为台湾省台中启明学校创始人。

张謇认为残废者乞食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地方声誉,遂于1916年在狼山创办南通残废院。残废院占地6亩,创办经费14390元,常年经费在6000元左右。经费来源除了募捐(狼山各寺庙均设有残废院“募捐箱”)外,不足之数则由创办人张謇负担。残废者不论年龄大小,不分居住地域,皆可入院。入院后衣食全部院方负担。院中辟为男女之场。残废者居其住所,每日工作4小时,上下午各2小时。工种有加工草鞋、烛芯、火柴盒。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分配工作。凡生病、死亡,均由院方负责医治、埋葬。

据1916年3月25日《通海新报》载,张謇在残废院开幕演说词中说:“最苦者乃在贫贱之家,食饥衣寒不时,风雨诊湿之偏中,或以恶疽、毒创、断手、折足而惨乃不可言状。吾通残废之人,大多数居于南乡。盖恃春季狼山香市乞丐为活。其始,残废之人无所得衣食,不得已而乞,是岂地方自治所宜有哉!既有之矣,不宁可衰,抑且可耻,乃发巨愿,以建此院,而并立于盲哑学校于侧,俾中年以上之残废者得所衣食住,而未成年盲哑人可以到盲哑学校学习知识和业务技能,而后自养自活。”

张謇想创办的慈善公益事业太多,用自己的实业收入维持慈善和残废机构运营开始力不从心。从1921年起,由于实业受阻,资金周转困难,张謇创办的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已日渐式微。后来为残废院、盲哑学校筹集经费时,年逾古稀的张謇仍不计个人得失鬻字助残,拳拳悲悯之心感人肺腑。从1908年到1924年,张謇在《通海新报》《申报》《时报》《新闻报》上多次连续刊登鬻字广告,并且有专门的“啬老鬻字”账册登记鬻字收款情况,做到专款专用。张謇还时常将亲友的贺礼馈赠拿出来,把儿子冠礼和授室时所收礼金捐出来用于残废院用度和残疾人事业。

据《通海新报》1917年3月25日《继续鬻字启》:“去年为残废院、盲哑学校建筑费及岁支竭蹶鬻字,今豫计岁支尚绌,又有地方他公益待作,仆之经常岁入既以用多而分,乃至负加而重,惟有继续鬻字,以资所乏。”张謇甚至把留给儿子出国留学的一千多元都用于残疾人事业。为创办残废院和盲哑学校,张謇亲力亲为,常常亲临现场视察。张謇在日记中记载:1912年6月6日(农历,本段下同)规划筹建残废院、盲哑学校于观音岩之前。1912年11月3日至狼山察视残废院基址。1915年12月16日,复去狼山看观音院工程残废院设置。1916年2月8日,又去残废院视察。1916 年2月17日,残废院建成,残废院开始收养残废人49人。1916 年11月1日,盲哑学校落成开幕,捐者除余任3000元外复得3600余元,而退翁及杨夫人、敬儒合计1700元。

张謇一生为慈善和残疾人事业殚精竭虑,费尽了精力,散尽了钱财,开创了近代中国残疾人事业先河,当之无愧为中国近代残疾人事业第一人。

图片


张謇注重培养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

张謇在开创残疾人事业过程中注重培养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注重养教并重、鱼渔兼授。一般人看来,慈善的意义就是救死扶伤,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使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在张謇认为,这些只是慈善的基本意义,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慈善事业是基根于改良社会的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深远改革意义上的一项活动,这一重要定位认识跟以往个体慈善论相比较,无疑是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和层次。”

张謇是把兴办实业和教育以及慈善事业作为地方自治的三足鼎立。把慈善的目标定为人人自养,人人自治,慈善的事便是教养并重,鱼渔兼授。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养并重”的理念,让弱势群体尤其是残疾人接受良好教育,将办学宗旨确定为“造就盲哑具有普通之学识,俾能自立谋生。”据此宗旨,1929年盲哑学校拟订“章则”第一条明确指出:“以培养盲哑师资,造就盲哑,使其有独立自存之能力”。在“章则”第二条列出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提供盲哑适应生存的知识;二是把分利的盲哑养成一种技艺,做生利的国民;三是增进盲哑享受社会娱乐的幸福,以减少其学习困乏时生活之痛苦。在这种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盲哑学校从一开始就迅速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师资,深受社会各界称道。

除了“养教并重”之外,张謇还坚持“鱼渔兼授”和“以工代赈”,无论是残疾人还是贫困灾民都能通过劳动谋生。由此可见,张謇的慈善理念,无论是“养教并重”还是“以工代赈”,始终注重培养残疾人身残志坚、自食其力,始终坚持“鱼渔兼授”的先进思想。

张謇在狼山盲哑学校开幕汇演时说:“盲哑以目与口之故,往往连带其他官骸为残废。盲哑学校者,期以心思手足之有用,弥补目与口之无用,其始待人而教,其归能不待人而自养。故斯校始在教育之效,而终在收慈善之效。”这段话的意思是盲哑人虽然看不见东西,不能讲话,但其心思和手足还是有用的。通过特殊教育,教会盲哑人一技之长,将来进入社会就能实现自养自给自治。张謇还在有关场合多次告诫残废人不能自暴自弃,要学会本领自谋生路,鼓励残废人自强自立。

张謇对那些以乞讨为生,尤其是横要于路,牵衣而乞讨者,批评为恶习中人,恬不知耻。不仅要加强教育和整治,还要通过举办盲哑学校,对收容入校的盲哑人进行身残志坚的教育,通过学会一技之长,培养其自立、自养、自强精神,做到身残志不残,成为有自养能力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盲哑学校前五届毕业的29名学员中,有18人获得体面工作,其中盲部有3人留校执教,1人任南京盲哑学校教员,1人在上海西门瞎子院教手工;哑部有1人留校教手工,2人充当吴县聋哑学校教员,1 人任南京盲哑学校教员,3 人供职商务印书馆,1 人在南通新华皂厂服务,3人在店铺里做账,1人充当书记员,还有1人升学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在校学生,盲的能编织,哑的能做藤器,这些被当时社会视作“废人”的盲哑孩子,能自食其力,做到身残志不残。

值得关注的是,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盲哑学校全校“素食节费,援助沪工”,节省费用支持上海工人,同时组织演讲团,至各处演说、募捐,共获得银元28元、小银元24角、铜元376枚,7月份寄到上海总工会,声援“五卅”爱国运动。这是我国特殊教育史上盲哑学校参加政治活动的最早记录。


张謇残疾人事业在南通的传承发展

自张謇开创残疾人事业以来,在张謇的家乡南通,能自理的残疾人到盲哑学校学习一技之长,不能自理的入住残废院衣食无忧,一度看不到一个流浪的残废乞丐,南通成为全国地方自治的“模范县”。张謇创办的盲哑师范传习所、盲哑学校和残废院,解放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原址在狼山脚下的盲哑学校和残废院已先后移址到市区,最后落地在城山路110号,占地约55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在籍的盲哑学生由当年的几十名发展到339名,教职工也从当初的十几名发展到101名。学校师生秉承张謇先生的遗志,学校越办越好,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卫先进单位,教师代表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中国残联创始人邓朴方先后两次为学校题字“七十春秋育英才”“开华人特教先河,续九旬名校新篇”。2009年,学校资源整合更名为南通特殊教育中心,围绕“五个梦”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开启了特殊教育新征程。

图片


南通残疾人事业有先贤张謇打下的良好基础,有一代代残疾人事业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的传承,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一是残疾人政策措施保障有力。“十三五”期间,南通市38.87万人次享受了重残生活补贴,37.75万人次享受了护理补贴,且补贴标准不断提高。以通州为例,从2021年7月1日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到每月130元,从2022年7月1日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从每月750元提高到780元。

二是残疾人康复托养和教育就业事业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建的市级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全市新建了一批集“残疾人康复室、日间照料室、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残疾人活动基地,市县乡村四级康复中心(室)训练机制更加健全。全市新建、改造各类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残疾人之家”超过200个,“残疾人之家”实现了镇街全覆盖。

三是“1+5”扶残助残体系基本建成。南通市通州区在全国首创“1+5”扶残助残体系,形成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坚持牢牢抓住党建引领助残这一关键,切实加强党对残疾人事业的全面领导,推动政策、健康、就业、文化和志愿助残五轮驱动,全方位、多领域构建“1+5”扶残助残体系,获评全省残联创新创优示范项目。

四是残疾人自强不息人才辈出。南通职大教授葛维军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自强模范、江苏工匠等荣誉称号,拄着拐杖走向成功。肢体残疾人苏晓琳坚持“自己不倒,别人推都推不倒”的坚定信念,获得“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残疾人运动员顾小飞和钱王伟,屡破世界纪录,在国际残奥赛场上一次次披金挂银摘铜。市残联编著《励志的光焰》一书,集中展示了49名自强不息活出精彩人生的残疾人典型。

奋进新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岀:“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全国共有71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城乡新增180.8万残疾人就业,1076.8万困难残疾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1212.6万困难残疾人得到生活补贴,1473.8万重度残疾人得到护理补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梦想而奋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岀了重要贡献。

开启新征程,残疾人事业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张謇开创残疾人事业的首创精神,团结带领残疾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课题组成员张友奎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黄为人系南通市张謇研究会干事,董连治系通州区张謇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