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峰 李港|张謇的乡村建设思想与新时代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3-04-15 18:57作者:赵晓峰 李港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张謇先生作为清末“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实业集团,一生致力救国救民,在实业、政治、教育、文化乃至水利事业的建设中均有突出贡献,但是张謇的乡村建设鲜有学者着手进行研究。张謇身体力行的“经营乡里,造福乡里”的实践活动及其“村落主义”和“棉铁主义”等思想,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张謇的乡村建设思想包含对地方自治、工农商一体化发展、职业教育、慈善公益等统筹布局的思考,这对于当下我国乡村振兴的推进具有启示意义。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生于江苏省海门直隶厅长乐镇(今江苏南通),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江苏五才子”之一。可以说,张謇的思想辐射领域至广,对近代中国发展影响深远。

目前,学界主要从其工业、教育、慈善、农业、商业等领域进行研究。有学者指出张謇作为清末状元实业家,较早意识到“工”之用胜于“商”,“救穷之法唯实业”,自此走上棉铁实业救国之路,其实业思想对中国近代商业经济思想提供了启蒙。同时,张謇作为商学巨擘,其眼界亦延伸至教育、慈善等领域。在教育方面,张謇是我国师范教育的先驱,思想实业与教育相辅相成乃救国富民之策,赋民以“观察世界之眼光”,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现代化步伐,创建了我国职业教育学以致用的成功模式。在慈善方面,张謇将慈善事业纳入整体社会改良系统工程,并将其作为支柱与实业、教育紧密结合促进社会系统的自治运转,使中国近代慈善思想更加明确、丰富。除了以实业、教育、慈善三大支柱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救国富民的思想与实践,张謇还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首创者,率先创建了博物馆理论。在渔业上张謇亦可谓倡导推动渔业近代化的第一人。

总之,张謇是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其独到的农工商一体化思想与新型农业经营生产方式放之当代亦具有深厚借鉴价值,他所创办的工、农、教育、慈善公益等事业对南通乃至整个中国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张謇回籍后,致力于建设南通,以南通为试验场,建成了学界所称的“中国近代第一城”,而在这之中,学界往往忽略了他在乡村建设方面的成就。学界对近代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多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者们发起的“邹平实验”“定县实验”和地方政府支持的地方乡村建设入手,而对早期实业家主导的,以张謇为代表的南通乡村建设有所忽略。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离世之际,乡村建设成为全国性社会事业,而乡村建设的蓬勃局面背后有着张謇南通乡村建设实验的经验奠基。

与后期乡村建设不同,张謇在军阀混乱的政治背景、局势动荡的环境下,以一人之力,将南通从一穷镇发展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乡村建设是张謇在乡村发展领域所作出的近代化探索。张謇提出的“村落主义”“棉铁主义”等思想促进了南通乡村发展,由于当时并未明确标出“乡村建设”一词,张謇的南通试验成为一种有实无名的乡村建设,但是其在乡村建设方面形成的独到见解,在当今乡村振兴中亦有丰富的意义。张謇在近代乡村建设探索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与影响,称其为“近代乡建的奠基者”亦不为过。本文对张謇在乡村建设方面的实践历程与思想进行梳理总结,以察世界之眼光,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为当代中国特色乡村建设行动提供经验借鉴。

一、“村落主义”乡村建设思想的形成历程

村落主义是指“经营地方自治,如实业教育,互相孳乳……亦营盐垦、水利、交通、公益、慈善诸事”。张謇以“村落主义”为核心的乡村建设思想形成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入仕前为乡为民,在个人社会阅历累积与经济实力提升后,进行小范围乡村建设;二是南归后救国富民,回南通后,创办大生纱厂,围绕实业布局,系统规划区域乡村建设;三是在短暂就任全国农商总长后,以理论层面的进步推动“村落主义”乡村行动的最终形成。

1. 入仕前的经验累积:为乡为民

入仕之前,张謇便展开了对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实现了最初的经验积累。从1868年至1894年,张謇忙于奔波入仕,但因身陷“冷籍”风波,致其入仕之志兴味索然。故张謇一度弃笔从戎,投入淮军统领吴长庆麾下,助朝鲜平定“壬午兵变”。在此期间,他因在军中坚持强硬立场,受到晚清重臣潘祖荫、翁同龢等人的赏识。同时,张謇的自身实力与社会地位在这段历程中逐步提升。

从军历练中,张謇目睹东亚时局动荡,自身谨记“稼穑艰难”“帮助穷人—弱势群体”的家训,遂开始为乡为民的乡建之举,其主要实践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轻民负,因家乡农民不堪税收重负,生活疾苦,他数次上书清廷“裁厘减捐”;二是增民财,为家乡谋发展,号召乡里同胞养蚕生丝增加收入;三是强民力,创办滨海渔团,对抗法国海军,保障渔民安全,并向学院请增生员名额,培养本地子弟。通过一系列经营乡里的实践活动,张謇为乡邻办下许多实事,为其乡村建设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经验。张謇爱乡爱民的品质让其心怀基层群众、为乡为民的种种探索为其后来的乡村建设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他也基本形成“村落主义”乡村建设思想的雏形。

2. 办实业的厚积薄发:救国富民

张謇指出工业作用大于商业,在南通大力创办实业,为其展开全面的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南通全域的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这一阶段,既是张謇个人各类思想投入实践的重要阶段,亦是南通整体近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1895年,时值甲午战败。张謇通过对战败原因的分析与思考,认为经济实力的进步是实现国富民强的必要前提。救国抱负促使其放弃仕途,投身实业救国之路,全力建设南通。他想要以南通这一试验场的成功为基础,将经验推向全国,强国强民以达到救国富民的目的。首先,张謇积极创办大生纱厂。他依托地方实际,用切实可行的棉纺织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柢,通过带动地方群众就业的方式,增加劳动群众收入。

其次,张謇提倡全产业链式探索经营,增强经济实力。在此过程中,张謇抓住时机,于1901年在南通、海门沿海地区创办通海垦牧公司,为大生纱厂提供原料,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多元融合,迅速拉动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再次,张謇认为救亡图存基于教育,教育之基始于师范。他以实业促教育,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将其“实业教育并进迭用”的思想转换为现实。

最后,张謇提出实业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建设支柱。随着张謇实业的发展,他不断壮大创办教育的规模,形成了南通具有中、高等农业教育、文化教育的局面,为经济社会建设持续输出人才。

由此,张謇“父教育,母实业”为主的村落主义思想已经逐渐形成,南通试验场的探索更让其实业和教育救国富民的思想得到落实,并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在乡村建设上,张謇以经济富民、人才兴民的长远眼光,推动了南通基层建设长久发展。

3. 再从政的思想革新:观察世界之眼光

张謇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要有世界的眼光。”所以,张謇在1913年就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造传统农业、振兴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助推其乡村建设思想再次革新。

一方面,他思想农工商协调发展,提出“棉铁两业,可以操经济界之全权”的思想。张謇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统筹轻重工业发展之棉铁资源,牢牢把握国家发展与基建必需品,抵制了国外资本控制国之命脉的企图。他认为,国家应将发展的重心放在棉纺织业和钢铁产业上,这构成了他“棉铁主义”乡村建设思想的核心。

另一方面,张謇采取经济鼓励措施,支持地方自治发展,陆续发布了奖励植棉条例等政策法令,用于鼓励和发展民营工商业,他倡导通过中央向地方拨款等具体措施来促进地方自治建设。张謇以“南通经验”为基,以“棉铁主义”为引,全方位、多层面地改革中国农业,使中国的传统农业与世界近代农业接轨,推动乡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总体来说,张謇的村落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范围的实践,开办了诸多试验场。在当时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时局中,以一人之经历,放眼世界,探索乡村乃至一国的建设之路,张謇无疑是成功的。虽然由于袁世凯复辟称帝,中断了中央向地方的经费划拨,导致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破产”。但是,张謇亦因此开创其余生“穷则兼济一方”的人生新道路,其对乡村建设也有了更加宏观系统的认知,他的村落主义的乡村建设思想也以更高层次、更长远的视角在南通展开了全体系、多层次、多领域的布局和建设。

二、张謇的乡村建设思想

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综合的工程,张謇的乡村建设思想是宏观层面对南通城乡建设整体把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村落主义”思想,辅之“棉铁主义”支撑,包含着对地方自治、工农商一体发展、职业教育、慈善公益等统筹布局的思考。

1. 村落主义:把握乡村建设中的城乡关系

“村落主义”是张謇建设南通的思想之一,也是其乡村建设思想的核心。张謇以“村落主义”标榜地方自治,在他的眼中,“南通一下县,其于中国直当一村落”。何为“村落主义”?就南通而言,即以南通一地经营之效,实现在实业、教育、水利诸端的建设,达成南通全域的城乡自治。张謇从一城角度出发,将乡村的建设视作南通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并统筹城、乡、村,谋求区域整体发展,宏观把握南通乡村建设布局。

张謇的“村落主义”乡村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生产力为要,促进农业现代化。他通过发展实业、兴修水利、“大农”垦荒、布局交通运输等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驱动力,打通了城、乡、村的资源禀赋,充分促进了城乡要素流动,增强了经济实效。

其次,依托实业,改善生活条件。张謇思想发展纺织轻工业、冶铁重工业,吸纳当地农民进入工厂,增加农民生活收入;随后又为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开办农校,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最终通过农业生产的全产业链式发展,鼓励农民种植工厂所需的作物品种,稳定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收入。

再次,引领振兴氛围,夯实农村环境。人生要素在于衣食住,衣食住之源头在于农。农村现代化建设在于打造更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带动南通及周边乡镇振兴本地实业,筹办学校,致力乡村发展;

最后,“为我所用”,统筹把握中国城乡关系。在实践中逐步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城乡规划,建立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形成了近代中国较为完整的城乡规划思想,使南通的乡村建设试验具有了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特征。

整体来看,村落主义将城乡视为整体,统筹把握城乡互为辅助的关系进行规划建设,以兴办经济实业、提升生产力为基础,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生活环境宜居建设,实现乡村长效发展,推动近代乡村新型市镇化发展。

2. 地区自治:发挥民治主体作用促进自治

张謇明确提出以自治为主体的发展思路,通过带动人的发展寻求乡村建设事业的进步。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农民作为参与的主体,有效的治理便是取得发展的良性基础。反观张謇各类实践行为,均是以人为核心,以乡里、村民为主体,以地方、村落为主域的自治行动。而以地区自治为核心开展的乡村建设,也是南通一地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张謇致力地区自治,其对于地区自治有着明确的观点与独到的思想。

首先,张謇认为,民治乃救国之策。张謇多次强调“民治”最适宜中国。他指出:“政治有官治,有法治,有民治。官治非共和立宪所宜,法治亦非吾国近世所能几及,民治亦法治之一,即自治也。”

他主张效仿日本设府县议会,积极经营乡村自治,从而实现地方自治。其次,张謇认为民治需有法。早在维新运动时期,张謇便主张立宪政治,而立宪政治的优势便在于它为人民提供了参与治理的机会,区分了政府和社会的参与,并使地方自治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再次,张謇认为民治需有规。村规民约是约定俗成的法。张謇提出,以村民为主体的自治是从地方的角度出发,在政府治理不足处,地方自谋发展,全民参与治理的发展方式。它通过“苏社”、警卫团、保卫团等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了乡绅治村、乡规束民的治理效果,进而达到乡村社会事业长效发展的良好局面。将张謇的自治思想用来救国或不现实,但张謇以个人极其严谨的态度与持续的投入实现了南通地方自治,充分发挥了基层群众的主体性,系统推进了社会整体的改良步伐。从这一角度而言,他苦心经营的南通自治实践是成功的。

3. 实业主导:增强民力支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在乡村建设中占据首要地位是张謇乡村建设思想的关键内容,乡村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实业。在张謇看来,掌握以棉铁为主的实业不仅是救国之路,亦是乡村建设的必要措施,其多层面的思想得以展开都是围绕着实业经济的发展而落实的。梳理张謇的实业思想与其所进行的实践行动可以发现,他以实业为主导的乡村建设思想是层层递进,依次展开的。

首先,他提出“救穷之法惟实业”。张謇试图通过棉纺织和钢铁业的崛起来夯实经济基础,把握经济命脉,并提出著名的“棉铁主义”。其在乡村建设方面亦秉承这一理念,以工促农,通过棉纺织业带动农业发展,为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其次,张謇大力推行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策略,并通过四个方面的协同推进形成其思想内涵。

一是依托同海垦牧公司,聚焦原材料生产问题,采取了围垦土地、改良田力、选用优种等具体措施,在解决原材料生产问题的同时增加了回流资产。

二是发展铁厂,生产农用纺织器具,促进农村作坊生产力发展。

三是开拓农村市场,经营棉纺商业,形成农工商业一体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是在出任民商总长时期,提出“欲求制造额之加多,必先扩张其原料之数量,并改良其品质”的建设性意见,推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农业,虽受任期所限,但其农工商业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战略思想已然形成。

再次,张謇想要以实业为基础,辐射乡村建设的整体推动。张謇明确提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义兼本末,较中国汉以后儒者重农抑商之说为完善。无工商则农围塞。”他立足南通实际、因地制宜,依托实业,以大生纱厂、资生铁厂、垦牧公司等为收入为源,不断产生长效收益,为乡村发展中的教育、基建、慈善等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为乡村建设从整体层面展开提供了可能。

张謇的“棉铁主义”实业思想不仅为中国近代民族产业发展提供了具体路径,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亦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思想启蒙。受时局影响,张謇的实业建设相关思想实践大多局限在南通这一场域,但其发展实业增强经济基础的建设选择是近代中国乡村建设乃至城市建设的不二之选。这种以实业带动经济建设,实现产业多元融合的思想,立意深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前行的动力。相比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和通过政府对现有体制改革的乡村建设运动,张謇对经济建设的重视程度更高,而在穷且动荡的年代,忽略经济基础的改革是注定失败的,这也是张謇南通建设成功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4. 教育助推:提升民智水平稳固人才供应

兴办教育是张謇乡村建设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张謇救国思想的两大方面之一。他的教育救亡思想对南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推动乡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张謇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倡导通过兴办实业助推教育事业的发展。

首先,实业与教育相辅相成。张謇提出“父实业,母教育”的观点,即实业是推进乡村建设的保障,教育是促进乡村建设发展的动力。张謇认为救穷基于教育,教育首先使人拥有生存的基础。其次,实业教育是教育之用。1903年,张謇在《论创办地方实业教育致端抚函》中指出:“实业教育,富强之大本也。教育所以开民智。顾念今日,岂唯民智不开而已。上而官智,中而士智,开寤者复有几人?”他认为,教育的第二重作用便是广泛启发民智,提升民众的普遍素质。再次,教育稳固人才供应。在南通教育规划中,张謇强调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三者,为教育之大纲,随着教育的规模化普及,南通培育出了一众有高尚思想、先进技术、奋斗精神的现代化人才,使得南通的人才建设得到了持续供应与稳定输出。张謇教育思想极具超前性与系统性。他提倡因材施教,为当地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培育出大量的职业农民和管理人才。张謇一生共创办学校300余所,从一地开始,普及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为南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张謇以教育为推手的思想和实践为南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为教育事业的普及提供了充实的“南通经验”。

5. 慈善保障:记挂民生公益,兜底贫弱群体

张謇的慈善公益思想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影响,是其一生着重筹划的专业领域。张謇继承传统儒家的“济世”思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并提出“以为举事必先智,启民智必由教育,而教育非空言所能达,乃先实业。实业、教育既相资有成,乃及慈善,乃及公益”的思想。张謇的慈善公益思想可从其具体的行动中进行探索。

首先,慈善公益,兼济贫苦。在时代动荡与灾荒频繁的年代,天灾人祸不断扰乱着底层贫苦人群。张謇的慈善事业起源于赈灾救穷,持续救济贫困人群,尤以农村为主。由此,张謇展开了慈善公益的诸多尝试。其次,重视慈善教育。作为近代救国救民的先驱之一,张謇对教育与慈善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知。“慈善虽与实业、教育有别,然人道之存在此,人格之存在此,亦不可不加意。”张謇所重视的慈善教育除了平民学校外,多了对残疾人的关注,他提出“老者安之有养老院,少者怀之有育婴堂,其他无告无教的人,有残废院、盲哑学校”的系统想法,并在南通创办了残废院、盲哑残疾人学校等公益性学校。

再次,打造“新新世界”。“新新世界”包含着张謇系统的慈善思想,一是在救济时间上要“久”,二是救助范围上要“遍”,三是救助方式上要“次第举办”。张謇在慈善上的所作所为亦是其村落主义所要实现的愿景之一。

综上,张謇致力慈善的诸多行动与系统的慈善思想对于南通地方建设取得成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第一,慈善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底层群众实现了兜底保障。

第二,第二,为南通乃至全国人民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第三,其慈善观念为妥善解决因社会急剧变迁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性。张謇将自己的慈善思想付诸实践,为南通的乡村建设提供了最根本、最彻底的全面保障,至今仍值得我们充分借鉴。

三、张謇乡村建设思想的当代意义

张謇是中国近代乡村建设的先驱,他所打造的“南通乡建”模式为后来的乡村建设开拓了崭新的路径,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张謇与近代众多乡村建设者都以其独到的思想试图改变中国乡村现状,实现乡村社会的改良与发展,进而促进国家发展。时过境迁,中国乡建终未止步。“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主要指南。张謇的乡村建设思想对于乡村振兴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张謇所打造的“村落主义”是以人为核心、以实业经济为基础、以教育乃至慈善为最终目标的系统发展体系,对当代乡村建设把握整体性与长效性发展具有深厚意义。

1. 乡村自治:以党建为引领

在张謇以自治为主体的思想中,除了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外,也十分重视地方自治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当今乡村自治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有利于集聚力量、凝聚人心,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面,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发展活力。“以党建引领推进‘三治融合’,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促进基层治理增效的关键。所以,各地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宜的治理模式。

首先,我们要确立乡村自治的核心内容,即以人民为核心、以党建为引领实现乡村自治水平的提高。要准确把握党组织对基层工作的引领,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确保为基层治理提供自治能力。

其次,党建引领自治,要确立引领目标、明确引领组织、做好引领规划。

一是目标引领,通过党建的领导力和组织力激活乡村民主和合作的精神,为乡村自治提供坚实的公共性基础;同时,通过党建引领为乡村自治树立正确的目标,确保乡村自治步入正轨,稳步开展。

二是组织引领,通过党组织主体带动、组织流程再造和组织机构创制的介入引领,为乡村自治提供有力的主体保障、细化的流程保障与全面的机制保障,确保乡村自治组织的服务导向,实现对农户需求的精准服务与全面保障。

三是规则引领,通过党建规则引领,为乡村自治建构有效的权力秩序,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再次,依靠规则引领的渗透,基层党建可依照群众所需和乡村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乡村自治规则进行调整,从而为乡村社会确立良善秩序。

最后,党建引领乡村自治的重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通过带动群众、激活群众内生动力的方式,不断提升乡村自治的治理功效,确保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2. 系统发展:统筹三产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实现产业振兴与其思想一脉相承。而以经济建设为抓手,以产业融合为具体举措进行的乡村建设,正是张謇与学者和政府所主导的乡村建设的根本区别。张謇对以棉纺织业为主创办实业,扩大经营,发展配套产业等环节的先行实践与深度探索,与当今的三产融合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张謇乡村建设思想中的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思想,对当今推进县域发展而言,仍有重要的意义。温铁军表示,张謇在创办企业之初提出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地化”,提出“设厂之所,必度厂之四面生货所产。”这种本地化可以推进社会企业控制成本,形成比较优势,同时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助推县域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以三产融合为目标,充分挖掘各区县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县域三产融合体系。

一是因地制宜,择优发展。在各地现有的基础上,立足自身条件,围绕优势谋发展。

二是规划先行,引领发展。把握三产融合的发展规律,制定科学有力的发展方法。

三是利用现代化手段促进融合。强化“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作用,依托网络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物流、电商,加快第三产业的融入速度。

四是打造典型,总结经验。加强三产融合宣传力度,对于三产融合完成度高、取得成绩突出的县域主体大力推广,形成优秀经验互通共享的良好局面。

总之,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地区应紧随市场走向,在立足本地,做足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三产融合带动县域发展稳步向前。

3. 教育为基:培养新型人才

为了促进实业的健康发展,张謇思想以教育为推手,依赖教育为人才、技术提供保证。他提出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的想法,随后他将想法落实落地,兴办教育、建立各种学校,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各类人才。人才振兴既是先行保障,也是关键所在。而人才的培养依赖于优质的专业教育与分类的专项教育。目前,农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文化素质不断上升。但对于培养“三农”领域的专业人才而言,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所以,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途中,首先,必须要以教育为基础阵地。涉农高校应当更加重视农情教育,为学生普及“三农”领域的知识文化,培养他们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

其次,必须因材施教,以用为纲。在对张謇教育思想的总结中发现,南通教育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他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所以,在培养涉农专业人才时,应当注重专业教学与专项教学相结合,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保障体系。

再次,必须要提高农民普遍素质。在此阶段,应当大力加强校地合作,定期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活动,让专家走向田野,让农民走入课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提供最坚强的保障。

4. 兜底保障:筑牢乡村振兴防护墙

张謇的乡村建设慈善思想是其悲天悯人,察人间疾苦之举措,其慈善公益事业是在我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过渡时代所建设的产物。救国与救民是始终贯穿在张謇乡村建设思想之中的,民为国之基,民众之发展是社会之进步。现阶段,我国尚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阶段,仍有少数乡村居民面临生活收入不稳定和致贫风险,所以,全面的社会兜底保障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此类群众的兜底保障,一是要及时精准,持续加大保障范围,做到精准监测,对象明确,保障范围广而有力。

二是要多元投入,逐步提升社会参与力度,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化服务”的多元化保障体系,以多维度的参与方式化解政府压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保障效果。

三是要兴民技,强民志,贯彻“自下而上”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困难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个人发展潜能,确保兜底保障取得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最有力的后盾,筑牢乡村振兴防护墙。

四、结语

张謇一生致力实业救国,怀着“余毕生抱定村落主义”的决心,拯救当时极其落后的乡村。他通过对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助推南通乡村建设,推动南通地区发展,并从“自治、实业、教育、慈善”四个方面入手,塑造以“村落主义”为核心的乡村建设思想。相比于以学者带动的乡村建设和以政府主导的乡村改造,他以实业家、资本家、政治家等多重身份深刻地认识问题,也在更深层次意识到发展的走向。张謇的思想具有跨时空传递价值,对于当代乡村振兴的意义无论从地方自治、发展实业,还是教育慈善,都极具借鉴价值。晚年张謇常将“地方自治”与“村落主义”相提并论,借以自嘲和自慰。但从“南通模式”的结果来看,张謇无疑是成功的,为后世诸多乡村建设者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参考模式,所带来的“县域经济一体化”也成为当前各县的发展模式之一。放眼近代中国的乡村发展,在一次次乡村建设运动与试验中逐渐趋于成熟,跌宕起伏的百年乡村建设也正是一代又一代致力乡村发展的专家、学者、社会人士投身乡村、奉献乡村,为乡村社会的稳步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虽然全国乡村不尽相同,但张謇的乡村建设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广大乡村地区追寻现代治理而言,仍然值得深入探究。张謇先生勇于创新,勇于思变的时代精神也是乡村振兴所需要倡导的。因此,当前我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应将理论研究同实际调研相结合,将总体部署与分别探索相结合,寻求更多乡村建设与振兴的新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道路。


注释从略,来源:赵晓峰,李港:张謇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