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云|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要求

发表时间:2023-03-16 08:00作者:胡凌云来源:《理论视野》

一、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以内顺外和的高校校园生活实践为载体,以精神凝练与文化提升、民主活力与法治规范、安定有序与温馨愉悦为特征,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三位一体”为宗旨的校园存在和发展状态。

和谐校园建设包括文化校园、民主校园、法治校园、平安校园与温馨校园五个方面的建设。文化校园建设实现的是核心层面的文化和谐;民主校园和法治校园建设实现的是中间层面的机制和谐;平安校园和温馨校园建设实现的是直观层面的生活和谐。和谐文化、和谐机制与和谐生活三个方面彼此相通,互相转化,互相制约。其中和谐文化是核心,和谐机制是关键,和谐生活是目标,三者统一于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属性和价值理念的和谐校园建设中。处理好文化校园、民主校园、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和温馨校园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


二、文化校园是和谐校园的灵魂

文化校园是和谐校园的灵魂。文化校园集中体现着和谐校园的基本理念,是和谐校园建设中最深层、最核心的层面,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方向发挥引领作用。建设文化校园,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摄和引领作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增强文化育人的向心力;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团结师生员工,增强文化育人的凝聚力;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滋养师生,增强文化育人的生命力;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引导师生,增强文化育人的亲和力;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增强和谐校园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校园建设增强和谐校园的发展力度。建设文化校园,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多样文明相互交融的新趋势,瞄准世界教育改革和学科发展前沿,以学科建设支撑文化改革发展,将学校的办学特色转化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既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又要发挥高新科技对于提升文化创新能力的促进、支撑和引领作用,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优秀人才,提升校园文化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校园,就是要通过大学文化精神建设、大学文化制度建设、大学文化活动建设和大学文化景观建设,营造出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和充满人文关怀的育人环境,使每一名师生员工都能够在校园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幸福,提升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民主校园和法治校园是和谐校园的活力所在和根本保障

民主校园与法治校园是相辅相成的,民主是法制的动力和基础,法制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民主校园建设是要在决策、管理、服务、监督上促民主。学校各项建设要充分发挥师生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既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又保证少数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使不同诉求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各种矛盾都能够通过正规渠道化解,提高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要着力推进校务公开、党务公开,落实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择权、监督权;要加强教代会、学代会的工作,完善师生代表列席涉及学校发展和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的相关会议的制度;要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认真听取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过程中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整体水平。

法治校园建设是要贯彻依法治校原则,规范各类办学活动和议事决策制度。一方面,校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由各项制度、规范明确规定,学校内部各权力机构和个人均按照规定行使职权并接受监督;另一方面,校园主体间各种复杂的利害关系可以通过明确的制度、规范予以调节,一旦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是权力被滥用,能够通过法治途径获得补偿或予以矫正。要通过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的科学制定和规范化执行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权,通过建立健全校内申诉渠道和处理机制实现依法维权,使广大师生和谐相处。


四、平安校园与温馨校园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和标志

平安校园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前提。要引导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坚持预防为主,最大程度减少安全稳定事件的发生;坚持信息先行,牢牢掌握应对安全稳定事件的主动权;坚持资源整合,为有效开展安全稳定提供资源保障;坚持统一指挥,保证应急处置工作有序高效进行。落实领导责任意识,落实工作任务,落实工作力量,落实协调配合,落实责任追究,扎实推进安全稳定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全面打造精细化的安全稳定工作体系。

温馨校园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标志。温馨校园建设的重点是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个人充分发展的事业空间,三者缺一不可。要注重加强环境条件建设,打造现代化的设施环境和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着力建设绿色校园、节约校园,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和关爱师生的教育理念;要以服务师生为核心,淡化权力意识,不断改进机关与后勤的作风,切实提高服务基层、服务师生的水平;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使愿意为学校做贡献的师生员工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激发师生员工无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热情,使他们在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为学校和社会做出贡献。


五、以高校党的建设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正确处理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实现高等教育的动态平衡和科学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为抓手,通过思想引领推进文化校园建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以学科建设支撑文化传承创新,将学校的办学特色转化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思政工作队伍以及党员教师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旗帜鲜明地引领学校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理念,切实增强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巩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抓手,激发学校活力,推进民主校园和法治校园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的机制与方式。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扩大民主推荐,加大干部竞争性选拔力度,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扎实推进大学章程制定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强化组织功能,增强组织活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广泛凝聚全体师生的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增强师生员工的幸福感,推进平安校园和温馨校园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优秀共产党员的示范作用,坚持“德才兼备”的建设原则,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正确处理校园内部的各种利益矛盾,不断营造平安与温馨的和谐校园,增强校园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荣誉感,努力使师生的幸福指数与学校发展同步提升。


作者为江苏省张謇研究会高级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书记、研究员,文章来源:《理论视野》,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