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晓冲 施玉平|他与供销社改革发展同行——张妙奇《我与供销社改革发展同行》书评

发表时间:2023-02-24 19:53作者:保晓冲 施玉平

听说战友张妙奇编印了一本文集《我与供销社改革发展同行》,立即要来一睹为快。

张妙奇是和我俩同乘一列“闷罐”,到位于锦州北大营的炮兵第十一师所属三十六团当兵的。我俩分别在三营部和九连,他在团指挥连测地排,入伍第二年抽调到团宣传股当报道员,6个月写的稿在军内外报刊登了73篇,团政治处给他立了三等功;入伍第三年初就当了测地排长,入伍第四年提拔到二营指挥连当副指导员。后来,他相继被调到师、集团军机关工作。在步兵第一一五师担任政治部主任后,调军区政治部,任组织部副部长、纪检监察部部长,大校军衔。2006年转业到江苏省供销合作社任副主任。《我与供销社改革发展同行》文集,既是张妙奇编著《规矩与方圆》(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妙笔有痕》一至四卷(白山出版社出版)后的续集,也是张妙奇转业以后在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亲历、亲书。

在部队工作时,张妙奇始终秉持英雄部队的传统和情结,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先后荣立6次三等功,多次受各级嘉奖,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2003年在国防大学学习一年,除全面完成学业外,有13篇论文被《国防大学学报》、《军事学术》杂志、《解放军报》等刊用,提交课题在部队学员中唯一获国防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所带军区纪检部被军委纪委和总政表彰为“全军纪检监察先进集体”。

张妙奇转业到江苏省供销合作社时,正是江苏供销系统处于发展低谷之际。到2019年,全省供销社销售总额已超过万亿,连续十多年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前三甲。其间的酸甜苦辣、顺逆坎坷,张妙奇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省供销社原党组书记、主任诸纪录在为《我与供销社改革发展同行》一书作序时说:“张妙奇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了12年,分管过不同领域的工作,很多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很快进入角色,表现出很高的专业素质、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下面,就让我们沿着张妙奇转业后的足迹,一起分享他是怎样与供销社改革发展同行的。



联合合作,必须首先把指挥部建强

张妙奇到省社的第一个活动,是按照袁静波主任的安排,到市、县供销社调研。他一连走了8个市级社、12个县级社。本来只是想“见见人、认认门”,但县级社建设的相关问题引发了他的思考,于是围绕“把县级社建成坚强的一线指挥部”,运用详实的数据和正反案例,写了篇调研报告。他觉得,在全省系统,有13个市级社,而县级社有83个。对千余个基层社、2300多家社有企业、6000多个为农服务社而言,县级社承载着“面对面”地进行组织、协调和指挥的重任。并明确提出:坚强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优秀的带头人,是加强县级社建设的核心环节;加快供销合作经济的发展,是加强县级社建设的第一要务;坚持为农服务、为基层服务,是加强县级社建设的重要载体;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是加强县级社建设的活力所在;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加强县级社建设的必要条件。调研期间,这些想法与部分市、县社主任交流,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同。调研结束,张妙奇交稿给袁主任,袁主任批示:妙奇同志的调研报告很好。请办公室转发给各部、室、各市、县(市)社参考。《中国合作经济》2006年第12期用3个页面刊登,省内、国内多家网站转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欣闻河南省社机关建设搞得好,张妙奇率办公室、监察室、机关党委一行5人前去学习考察。通过听取河南省社领导介绍、座谈交流、参观大型社有企业,赴开封、洛阳等地调研,深感河南省社机关建设在教育制度的坚持、党建活动的开展、行政管理的规范、机关作风的锤炼、廉政形象的树立等方面,确实抓得紧、效果好。张妙奇率几名同志边走边看边想,感到从河南省社机关建设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包括:加强理论武装,必须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坚持人才兴社,必须建立健全育人、用人、管人的良好机制;提高运转效率,必须确保办文、办会、办事的质量;强化组织功能,必须充分发挥党组、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服务改革大局,必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在此基础上,张妙奇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了学习河南省社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几项工作:一要建立健全以学风评议为载体的学习制度;二要实施以奖优罚劣为重点的干部考核机制;三要完善以减耗增效为目标的科学管理体系;四要落实以争先创优为平台的竞争激励措施;五要坚持以关口前移为特征的廉政监督机制。往返5天一回单位调研报告便呈送到袁静波主任的办公桌上。袁主任翌日作出批示:河南省社机关建设的经验值得学习,请办公室将此材料印发至各处室、各地方社学习。省社专门行文转发了这份调研报告,江苏省机关工委亦作了转发,并在省级机关《学习经验汇编》中刊登。全省供销合作社机关通过开展学习活动,机关建设明显上了一个层次。

张妙奇作为省社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非常重视机关党建特别是廉政建设。他撰写的调研论文《构建完善有效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从教育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惩防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实在管用的反腐倡廉办法,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信息》加按语全文转发,《江苏党校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分别刊登。张妙奇针对本级机关和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提出并施行了十项制度,即廉政教育、廉政考核、述职述廉、情况说明、廉政谈话、社务公开、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岗位轮换、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收到明显效果。在全省系统召开的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这些制度被推广部署到全省系统,也被全国总社转发推介至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后来,张妙奇又针对一些单位执行制度不力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推动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并得到省社主要领导和全国总社的充分肯定。他就这一议题撰写的两份调研报告,全国总社均加按语全文转发。《江苏纪检监察信息》、《中国纪检监察报》亦予刊登。

在江苏省供销合作社机关,退役军人约占整个编制的五分之二多。张妙奇是整个退役军人中职务最高的。2008年“八一”前夕,省社专为退役军人组织了一次纪念活动,包括学习文件、参观考察、专题讨论、撰写体会文章并组织了演讲和评选。张妙奇围绕“保持革命军人本色,献身供销合作事业”,把自勉的三句话送给了大家。第一句话,“进了供销社的门,就是供销社的人”,这要求我们:一要爱岗敬业,二要履职尽责。第二句话,“熟悉新的工作岗位需要有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不能太长”,这要求我们尽快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军队到地方的转变,二是从外行到内行的转变。第三句话,“给你一个舞台,就要演好自己的角色”,要求也是两条:一是争先进位,二是创新创优。在获奖的18篇演讲中,张妙奇的这份是经省社袁主任提议的唯一特等奖。后来,在纪念建军83周年省社组织的演讲活动中,张妙奇又结合自身,围绕“传承优良传统,发扬四自精神”作了主题演讲:一要正视转业、转岗,在“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中刷新奉献、价值、人生;二要正视进步、职务,在“调整心态、转变理念”中做到知恩、知足、知责;三要正视人生、理想,在“解放思想、跨越发展”中奋力创业、创新、创优。也许,这些演讲的内容,既是张妙奇抓机关自身建设对退役军人提出的要求,也恰恰正是他自身实现从共和国军人到供销合作社人的心路历程吧。


为农服务,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和诉求

“为农服务”,是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最耀眼的旗帜,也是张妙奇入职以来铭记于心的箴言。按照省社党组成员分工,张妙奇负责联系并指导常州市社、镇江市社。为此,他除抓好省社机关自身建设、本级企业党建工作外,经常抽时间到联系点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如2012年初,他带队到常州的金坛市蹲点调研农民专业社建设情况,吃住在专业社,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并深入多个专业社实地考察,发现金坛市供销社领办参办的农民专业社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一,且效益良好。主要经验:一是有一条好的用人思路,二是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三是有一些激励人才创业的政策制度。从中感悟到:办好农民专业社,首要的是用好一个领军人才,关键在于培养一批行家里手,同时也离不开一个优越的发展环境。为此,他对面上提出了应当采取的四条措施:一要注重引进,着力解决人才紧缺问题;二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的能力素质;三要突出使用,努力实现人才与事业发展双跨越;四要优化服务,使农民专业社真正成为专业人才生长的沃土。与此同时,他还着眼农民需求,向各级党委政府和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提出了尽快帮助农民专业社解决好四个难题的建议:一是专业合作社想扩大规模、持续发展需要投入,但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贷款难度大;二是专业合作社联社不享受专业合作社的免税政策,影响了正常运营;三是由供销社参股入股、参办领办的专业合作社,资产如何保全亟待从法律层面解决;四是亟需上级加强培训、组织一些农产品展销、农超对接,以开阔思路、拓展销路。这份调研报告,在全省系统得到积极响应,并在《江苏合作经济》和《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江苏科技报》、《新华日报》刊登。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供销社指明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张妙奇感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正是新时代新供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为农服务的伟大实践。同时 张妙奇发现,实施乡村振兴的工作千头万绪,而相当一部分机关干部知识饥荒、能力欠缺、指导乏力的问题相当突出。为此,他提出了机关干部取得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需具备的“七个能力”和机关必须锻造的“五个作风”。“七个能力”是:善于学习,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能力;善于谋划,研究拿出有效行动计划的能力;善于协调,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政策支持的能力;善于引领,指挥和带领团队奋力拼搏的能力;善于落实,运用多种方式推进工作落到实处的能力;善于创新,用创造性思维实现工作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善于担当,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五个作风”是:锻造情系“三农”的作风,在聚焦农业农村农民欢迎的经营主业中发挥作用;锻造抓根治本的作风,在构建“双线运行机制”中发挥作用;锻造分类指导的作风,在提升基层社建设质量中发挥作用;锻造抓铁有痕的作风,在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发挥作用;锻造创新创优的作风,在农村电商和金融经营服务中发挥作用。张妙奇提出的这“七个能力”、“五个作风”,在提高机关干部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力和发挥作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他整理形成论文,在全国总社召开的研讨会上作了大会交流,《江苏合作经济》、《中华合作时报》、《中国供销合作通讯》相继刊用,中国供销合作网等众多网站转载。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张妙奇,最看不得农民利益受损。一个时期以来,农村的金融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供销合作社开展的农村金融起步较晚,但种类不少:有的发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有的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有的开展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也有的与大型保险公司或银行合作开办专项业务,还有的开拓新兴融资服务,探索典当拍卖、融资租赁、信托理财等。这类金融服务,使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使“三农”发展中“融资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其中的金融风险也如影相随,个别单位因疏于防范遭受了重大损失。张妙奇经过深入调研,发现供销系统的金融服务普遍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是“熟人金融”引发的诚信风险;二是“合作金融”导致的责任风险;三是“行业金融”形成的内控风险。在摆事讲理的基础上,张妙奇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供销合作特色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几点建议和对策:一是必须加强组织建设,构筑责权明确的内控防线;二是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立起持久防控的刚性规章,包括宣传教育制度、协调联合制度、报批审核制度、监督预警制度、担保监管制度、应急处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三是必须加强管理督查,堵塞经营操作中的疏忽和漏洞;四是必须加强素质训练,提升有效服务的运行质量。这些建议,得到了省社主要领导和全国总社领导的高度重视。省社党组书记诸纪录主任专门批示,请妙奇主任在机关大讲堂讲一课。全国总社召开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请张妙奇作了大会演讲。这篇论文,先后被《江苏合作经济》、《中国合作经济》、《中国供销合作通讯》刊用,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二等奖。


抓根治本,必须把县级社和基层社主任队伍建设好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张妙奇深知,供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他对全省系统处以上干部、市社和县社班子、企业经营团队及基层社主任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成长经历等进行了调研和梳理。发现供销系统干部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人才匮乏的问题相当突出。在省社组织处以上干部和企业班子参加的学习会上,他以《构建人才高地,推进供销合作事业跨越发展》为题,作了中心发言:改变年龄结构,事不宜迟;改变知识结构,迫在眉睫;改变人员结构,时不我待。

省社党组集中学习会上大家的意见,作出了省市联动、实施“千人培训工程”的决定,并分工张妙奇主抓。为抓好本级培训,张妙奇派人联系并依托省委党校,连续举办3期县级社主任培训班、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每期8-10天,共475人参训。依托省社所属的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连续举办2期基层社主任培训班,每期5天,共培训180多人。培训内容,以学习上级文件、供销合作社相关业务为重点,请党校教授和学校教师解读文件,省社领导宣讲供销合作社五年规划、年度工作重点,请县社、基层社工作典型介绍经验,请大型国企董事长讲经营之道,请省纪委领导讲廉政建设等,组织到一些基地和典型单位参观见学。每期培训,张妙奇都坚持跟班,并亲自动员、总结,讲1-2课。特别是两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123名学员,张妙奇在跟班跟课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与所有学员个别谈话,请他们“谈个人成长、谈单位情况、谈发展思路”,既了解干部情况、系统各单位发展现状,又从众多中青年干部学员中听到了很多贴近时代的发展心声与对策。对各市社和企业组织的培训,他也非常关心和支持,必要时还到场指点或讲课。他在培训班上的讲课稿,多篇被《中国合作经济》、《中华合作时报》、《江苏科技报》等报刊采用。省社按照这一思路和模式持续抓了多年,有效提高了县社和基层社主任队伍的素质。

提高干部人才的素质,做干部人才工作的人首先要有较高的素质。这是张妙奇对自己及分管工作的要求。2010年9月,张妙奇主持召开了全省供销合作社组织人事处长会议,除部署相关工作外,就《提高组织人事干部的能力素质,更好地为供销合作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作了专题讲话,明确提出,组织人事干部必备的素质,包括:坚定的党性原则、宽阔的眼界胸襟、娴熟的业务技能、精细的组织才能、过硬的作风纪律等。要求大家,要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改革考核管理的办法、提高教育培养的质量。他的讲话,得到全省系统特别是“一把手”的高度评价,《江苏合作经济》、《中国合作经济》、中共江苏省委主办的《群众》杂志分别刊登,许多网站转载。



职业教育,必须在服务行业发展中求突破

在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还有4所职业学校,其中1所为省社直属事业单位,其他3所为属地管理,省社业务指导。张妙奇按党组分工分管教育后,对学校的职业教育特别关注。2011年5月,他在泰兴主持召开了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人会议,会前起草了《关于加快全省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会上提交讨论后印发。《意见》就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行业办学优势、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统一了思想,并就推进“科教兴社”“人才强社”战略、夯实服务“三农”和系统发展的能力、提升服务区域和系统发展的水平、开创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并重的局面、创新系统协调行业指导的思路与举措,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这些意见和办法的落实,对推动全省系统的职业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经验做法得到全国总社科教部的充分肯定。

在系统职业教育中,张妙奇倾注心力最多的还是省社直属、位于南通市的高等职业学校。从2007年到2013年退休,每年的教师节他都到校慰问、与师生共度。学校专业建设评估、主办教育协作活动、与当地政府共建人才培训中心、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中层干部培训等,张妙奇只要能抽开身,必定到场参与和指导。就遵循职教规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良校风、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等,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指导意见。当时,学校占地面积少,在校生人数少,发展严重受限。为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他按照省社主要领导的意见,出主意、当助手,与学校两任主要领导,一次次找政府领导和教育等相关部门汇报协商直至国家教育部,千方百计盘活教育资源。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终于将占地面积由原来的82亩与先期收购的240多亩,扩充为502亩,学生由3000余人扩招到7000余人,如今已1万余人,师资力量从200多人发展至500多人,校区面貌焕然一新。2011年,经省政府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理论探寻,必须重视发挥供销经济学会的智库作用

临近退休的2013年8月,省社党组报请省委组织部下文,召开全省系统代表大会,选举张妙奇担任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学会的工作如何开展?张妙奇上任伊始,就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五个方面发挥好作用:一是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发挥好理论引导作用;二是加强典型总结和宣传推广,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和成果运用,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四是搞好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发挥好沟通指导作用;五是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几年来,张妙奇带领学会,紧紧围绕省社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在探寻系统改革发展的路径方略、为省社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参与系统改革发展实践等多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

比如,供销合作社的资产管理,一直是个不太好把握的议题。一些地方政府违背省长令和供销社章程,无偿占有、调拨供销社的资产,一些单位在改制过程中造成社有资产大量流失等。江苏省社通过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把所有权与管理权、议事权与经营权分开,较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推进了资产保值增值。张妙奇与学会同仁一起深入调查研究,

接连撰写了《联合社转变资产管理职能的探索》、《加强社有资产监管,促进社有经济发展的实践与启示》等调研报告,既为省社资产管理改革的经验作了梳理,也为各市县社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了思路和良策。在参加全国总社经济学会组织的座谈会上,江苏省社的做法,受到广泛赞赏。

再如,一个时期以来,江苏省内新集体经济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较快,农村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得到广泛重视。省社诸纪录主任找到张妙奇,请学会对这些热门话题加强研究,就供销社如何开展服务提出指导性意见。根据省社主要领导的要求,张妙奇跑院校、到农村,与老教授、老农民、老供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概括总结了供销合作社在服务新集体经济和农业社会化、特别是产业融合发展上有着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不可比拟的四大优势,综合改革后的新供销完全可以拓展四条新服务路径。同时,张妙奇明确提出,在“勇参与、慎运营”的前提下,必须把握好几条原则:一是既要坚守传统优势,又要适新求变、与时俱进;二是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又要坚持利农惠农、合作共赢;三是既要积极争取和服从党委政府领导,又要坚持权属、善于维权,防止资产流失;四是既要有勇往直前的魄力,又要切实加强风险控制,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他撰写的《发挥新型供销社优势,更好服务新集体经济和农业社会化》、《供销合作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不仅在省级层面,而且在全国总社学会层面作了交流。《江苏合作经济》、《中华合作时报》、《中国供销合作通讯》等分别刊登。

2015-2016年,全国总社和省社相继举办“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征文”活动。张妙奇和学会的同事广泛发动、认真筛选、严格把关,全省系统有110篇论文参选,省社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3、5、12和16篇;参选全国总社征文有8篇获奖,占全国系统获奖面的22.2%。